莫把“造船”当“过河”,以最合适路径选择达到务实目的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3-09-07 08:59:15

    莫把“造船”当“过河”

    ■詹  峥

    ●这方法、那方法,最务实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兄弟三人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地方,不远处有一条大河,河的对岸是个十分富足的地方。为了过河,他们决定造船。经过一番努力,一艘简易的船造好了,他们很高兴,说可以过河了。这时大哥看到一艘大船,对两兄弟说,咱们的船太小了,要造一艘大点的船。几番折腾,大船造好了。二弟又看到有的船上雕龙画凤,甚是好看。兄弟们一商议,就又开始试着给船做雕刻,耗费了不少时日,终于雕刻完成。但三弟又偶然看到一艘船,不仅造型独特,船上还有五颜六色的彩绘,自家的船相形见绌。于是,三兄弟又开始了新的造船行动……岁月流逝,青春不再,本来微薄的家资也逐渐耗尽,兄弟三人终究没能过河,到达向往的富庶之地。这一故事告诫我们:做事须专注于目的,追求实效。如果抛开目的,搞华而不实的东西,就算再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然而,类似把“造船”当“过河”的现象,在现实中并不鲜见。比如,会议本应是有目的的议事决策活动,须做到会而有议、议而有决、决而有行,但“为开会而开会”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以会议落实会议,哪怕是走过场也要开会,唯恐被指为“不重视”;图片、视频本应是追求更加直观、便捷说明问题的辅助手段,有的却在美化加工上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美其名曰“精益求精”;表格、台账等本应是删繁就简、清晰明了地明确任务、跟进督导、推动落实的工具,但在有的单位,各种表格反复填、大小台账交叉叠加,于是加班加点填表格、做台账,少有时间精力静下心来抓落实……凡此种种,都是在“造船”中忘了“过河”的初衷,舍本逐末,必须予以纠正。

    检视这些现象,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且不说对改进作风、纯正风气会带来长远不利影响,仅就其对当前工作质效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更多地用于做表面文章,那么用在抓落实上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变少。“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落实的行动,计划就算再精良,方法就算再得当,也是毫无用处的。开展工作,考虑一定的手段选择和形式承载是必要的,但过多追求“花样”,过度重视形式,就会造成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这是得不偿失的。同时,还会因为前期的“空转”导致无法在一些关键节点迎接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这就在不断消耗建设发展的“机会成本”,势必形成恶性循环。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面对繁重艰巨的工作,宝贵的时间精力更应该用到“刀刃”上。

    一些人之所以喜欢在“造船”上大做文章,主要是因为政绩观错位。他们有的热衷于追求表面功夫,一心想展示自己,一味迎合上级,过程留痕全链条,佐证材料一摞摞,汇报为了好听、展示为了好看,一切只为收获好评;有的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急于出成绩,静不下心来,抑制不住“大干快上”的冲动;有的揣着私心搞“有害的积极性”,以想法当筹划,拿部署当落实,靠设计出经验,其实并不能真正解决矛盾问题,也经不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我们还是要让“造船”回归作为“过河”方法的属性,坚持以最合适的路径选择来达到务实的目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这方法、那方法,最务实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基层工作,更需要摒弃私心杂念,定下心来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假以时日,必有所成。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需要我们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敢于借助党内和群众的力量察觉己过、及时纠偏,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努力做一名实干家,以求真务实的担当作为,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作者:詹峥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