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少女河心》:再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军营生活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3-10-27 11:18:53

  火热生活与家国情怀

  ——读谭国伦长篇小说《少女河心》

  ■孔立文

  军人的状态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所以军人的牺牲绝不止于战场。和平年代,虽然少了“刀光剑影”与“马革裹尸”的悲壮,但有一种牺牲,饱含着不为人知的默默奉献。军旅作家谭国伦的长篇小说《少女河心》,以年轻军人的成长经历和军旅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再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军营生活的人物群像,关注普通军人的人物命运和内心波澜,彰显军人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

  在作品中,当洪水来袭,辽河大堤面临决堤风险,武警官兵逆行而上,以生命之躯固守堤坝。危急时刻,官兵组成敢死队,潜到河底把橡胶止水带固定在裂缝处。为了把这些勇士奋不顾身的镜头拍摄下来,小说的主人公、新闻干事朱文成冒着生命危险趴在堤面上拍摄。白天现场采访,晚上连夜写稿,哪里最危险,朱文成就出现在哪里。为了保护跟他在一起的报道员陆长喜,他总是把风险留给自己。“小陆,不要争了,我是有家有口的人,即使真有什么问题也不遗憾,你还年轻不是吗?”朱文成的话质朴而动人。面对“小我”与“大我”的抉择,官兵始终把“小我”融入“大我”,甚至是做出“忘我”的选择。一代代热血青年用忠诚守护着每一寸国土,在边关冷月下饱尝孤寂,在前沿阵地上枕戈待旦,书写着矢志不渝的壮丽篇章。

  《少女河心》的书名,如同这部小说的眼睛,本身就有一种隐喻在里面。小说的女主人公乔爱华是朱文成的妻子,也是一位平凡质朴且令人敬重的军嫂。“少女河是有心的”,乔爱华在知道少女河名字的由来后有感而发。少女河因纪念一位投河明志的少女而得名。“草本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乔爱华所谓的少女河的心,代表的就是本心,抑或是一种情怀。

  军嫂是军人的大后方,有了军嫂的付出,军人的后方才得以稳固。乔爱华珍爱军嫂的称谓,更视“光荣军属”牌匾为朱家的最高荣誉。第一次来部队,她就给连队官兵拆洗被褥、缝洗衣服。有的战士不好意思,乔爱华说,都不要客气,拿我当你们家嫂子就成。一次,乔爱华来队不久,正赶上朱文成参加抗洪抢险任务。为了不影响部队工作,加之收到公公病重住院的电报,她只能含泪返乡。公公去世后,乔爱华一个人撑起家,既要照顾婆婆和孩子,还要担起农活重任。家里的“光荣军属”牌匾,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摘下来擦拭,“她像爱惜自己的眼珠子一样,爱护珍视这块牌匾”。

  艺术的生命来自于生活,艺术真实必须符合生活真实。多年军旅生涯让作家谭国伦对部队有着浓烈的感情。正因为融入了自身的生命体验,作家所塑造的典型人物有血有肉、立体多面,如同这些人物就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小说语言质朴清新、细腻灵动,有一种诗性之美。整篇小说采取“麻花辫式”的双线结构,故事情节悬念迭起,也带给读者对于军人使命价值的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