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江西信丰:一段狮舞韵 一份客家情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信息      2024-03-04 10:59:09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李玉兰 王洋

“咚咚锵——”锣鼓钹镲声传来,声震古陂大地。香火烁烁,锣鼓喧天,双龙在前,蓆狮紧随……正月里,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古陂镇,传承了几百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陂蓆狮、犁狮再次舞动起来,村里男女老少齐聚一堂,簇拥着狮队沿街驱灾祈福。

江西信丰:一段狮舞韵 一份客家情

古陂犁狮祈福送祥。刘荣生摄

江西信丰:一段狮舞韵 一份客家情

村民给蓆狮点香“热身”。刘阳春摄

江西信丰:一段狮舞韵 一份客家情

古陂圩镇上的引蓆狮巡游。张元兵摄

江西信丰:一段狮舞韵 一份客家情

手艺人在非遗馆内制作犁狮尾巴。刘荣东摄

江西信丰:一段狮舞韵 一份客家情

村民在扎制蓆狮。伍煜摄

循着激越的鼓乐声,狮舞追着金光,在空中滚、转、腾、翻、旋、跃、颠、扑,变换舞姿,一会儿伏身跳跃,一会儿腾空翻转,一会儿遥望星月……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鲜明,舞蹈也极富特色,在别处可见不到……”来自外地的游客庄女士专程赶到这里,为的就是体验地道的“客家味儿”。

古陂蓆狮、犁狮是当地谢氏、黎氏创作的以狮子和牛为象形的香火狮,是全国罕见的与姓氏紧密关联的狮舞。蓆狮起源于明末清初,因这种狮的狮身是用两条草席连接而成,也因古陂客家姓氏中的“谢”方言与“蓆”谐音,故名。犁狮则起源于清末,当地黎姓人创作了一种模仿牛犁田的狮舞,用以表现农耕场景。

“蓆狮、犁狮承载着信丰古陂谢氏、黎氏群众的一种理想信念、一种生活愿景、一种文化追求。”信丰县文化馆副馆长刘荣生说,蓆狮的出现源于家族祠堂落成时的庆祝活动。村民们制作、表演、观看狮舞,意在祈福送祥、驱邪辟灾,后来这逐渐成为一种民俗活动。

“蓆狮、犁狮表演属于信丰的客家民系舞蹈,虽然动作原始粗犷,但它们是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具有难以替代的艺术价值。”古陂狮舞传承人谢达章介绍,“乍一看,可能会觉得它们粗糙、简陋,用的材料是草席、竹片、木片、稻草等。但要把这些东西组合成狮舞道具,却并非易事,大有‘变废为宝’之妙。”

它们虽同称狮舞,表演形式与全国各地的狮子舞迥然不同:传统狮舞多是两人狮、单人狮,而蓆狮是由3人舞蹈,还有1位引领者与1位逗引者;犁狮则完全不是“狮”而是“牛”,有母牛小牛,还有扮作农夫的“扶犁人”。

蓆狮、犁狮具有浓郁的赣南客家乡土气息,刚柔并济,加上其独特的舞姿和吉祥的寓意,深受客家人喜爱。它们融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土著文化于一体,象征劳动之美,祈愿瑞气临门。经数百年代代传承,蓆狮、犁狮已化为赣南客家人刻于骨、溶于血、藏于魂的乡愁。

近年来,信丰县进一步加强了对蓆狮、犁狮的保护,把蓆狮、犁狮的制作工艺、道具、曲牌、习俗等资料均纳入保护范畴,重点打造古陂蓆狮、犁狮专题展览馆,为宣传推广蓆狮、犁狮文化,信丰县还开展蓆狮、犁狮进校园活动,并出版蓆狮、犁狮保护成果《橙乡古韵》等书籍。

一面鼓两面锣,一个小镲一个钹。承载着客家历史、文化、记忆的古陂狮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芒。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江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