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战士”有传人
■何 阳 常晨玥
“他在请战书上写下,‘穿上军装,我就不再属于自己’。如今,我也穿上军装,真正感受到军人这一身份的使命与荣光。”3月中下旬,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武部组织入伍新兵到都江堰烈士陵园武文斌烈士塑像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重温“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的事迹,新兵刘磊身着崭新的军装,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某红军师实习士官武文斌主动请缨到一线参与救灾。连续奋战32个日夜后,他因过度劳累,光荣牺牲。
遗体告别的那天,当地群众从四面八方涌来。从殡仪馆到连队驻地,数万名群众等候在道路两旁,向英雄告别……
不久后,都江堰市政府正式批复,将胥家镇一条道路命名为“文斌路”。武文斌烈士的塑像,也在都江堰烈士陵园落成。都江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清明节前后,是干部群众祭扫的高峰时期。武文斌烈士塑像前,最多时一天有20多场次团体祭扫,10多年来依然如是。
在武文斌的家乡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程营村,他曾就读的程营村小学更名为文斌小学,他的事迹成为学校的校本教材。学校专门开辟展室,展陈烈士事迹和相关文物,每年举办“继承英烈遗志,铭记不朽精神”主题活动,号召学生们以武文斌为榜样,发奋进取,无私奉献。
不仅是牺牲地和家乡一直怀念英雄,武文斌生前所在部队、就读过的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都将他作为闪亮的精神坐标。
16年来,武文斌生前所在部队几经调整,但英雄的精神从未褪色。在武文斌生前所在连队,每周评选“学习武文斌标兵战士”,在武文斌牺牲纪念日等时机,部队都要组织官兵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影片《钢铁战士武文斌》,缅怀英烈,激发斗志。在英烈精神激励下,该部多次在上级组织的比武和考核中名列前茅。
在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在校园中的武文斌广场举行军士学员入党宣誓仪式已成为惯例。学校设立文斌班、文斌书屋等,让英烈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大队还成立“武文斌志愿服务队”,定期赴驻地福利院、敬老院,关心关爱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人等群体。
2019年,武文斌生前战友翟向选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那一天,他将武文斌的照片装在军装上衣口袋内,带着战友“一起”走过天安门,光荣受阅。
“有很多人还在传颂他的事迹、传承他的精神。”都江堰市人武部工作人员说,“烈士从未走远,他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上图:清明前夕,四川省都江堰市胥家学校学生来到都江堰烈士陵园,为“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塑像献花,向烈士致敬。 刘成英摄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