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一个桦树皮饭盒的自述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4-08-12 16:44:59

别看我只是个饭盒,我的来由可不简单!虽说在馆里的一众文物中,年龄才两位数的我还是个“小伙子”,但我这些年也见证了不少大事儿。

别看我皮肤暗沉不够帅,但那都是岁月雕琢的痕迹。想当年,能有我这样一个高端大气的饭盒,可老上档次了。

我出生在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把我带离了故土,自那之后,我无时无刻不想重回故土。

1936年,红军西征时,与东北军进行统战工作。当时,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很多东北军的战友都想要留下和红军一起抵抗外辱,打回家乡。也就是那时,我见证了两军的友谊和一致对外的决心,还作为“代表”来到红军军营。

虽说在红军的日子比以前苦了点,但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因为我对“回家”更有信心了。这期间,红军把牛马衣服分给了穷苦的老百姓,当地百姓也非常拥护红军。后来,在红军离开宁夏时,我再度作为军民鱼水情的代表留了下来,从此在塞上江南安了家。

虽然再也没能回去,但我相信,只要军民团结如一人,我的同胞们就再也不会遭受背井离乡的苦难。


作者:杨徐子琳 马嘉隆 王珣
文章来源:中国军号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