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致敬,永远的红军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2-12-26 15:47:10

  致敬,永远的红军

  ■本报记者 张培瑶

  写在前面

  4月中旬,在草长莺飞的季节,《丹心永向党·永远的红军》专栏与读者见面。今天,在万物收藏的时节,专栏即将告一段落。

  8个多月,240多天。我们陆续走近17位老红军,聆听他们的故事,感悟他们的人生。有人说,老红军像棱镜,从不同角度与他们“对话”,折射在心间的是不同的生命感悟:或感慨于星火燎原时,他们走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无畏;或感动于战火远去时,他们隐入万家灯火、柴米油盐的淡然;或感怀于他们一次次向困难群众伸出援手的温暖;或被他们思念牺牲战友的老泪纵横触动……

  尽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人们对老红军的感情殊途同归:敬仰,尊崇,感恩。老红军像一个特殊的符号,刻印在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永远值得浓墨重彩地歌颂。

  对于这个专栏而言,今天,是一次收官,也是一次启程。我们邀请专栏编辑与读者“围坐”在一起,畅谈体会,分享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一起为专栏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未来拉开奋进的序幕。

  编辑感言

  2022年4月16日,对读者而言,是一个普通的周六。作为解放军报《老兵天地》专版的编辑,这一天于我而言,却是个特殊的日子。从这天起,《丹心永向党·永远的红军》专栏开栏,我有幸与全军健在的老红军们迎面相遇。

  采编工作开始前,有前辈对我说:做这个专栏,与老红军对话,除了饱含至深的崇敬之外,还需要一种气,一种与之对话的勇气。我很认真地想过,作为军事新闻领域的“新兵”,面对一位位有着百年人生阅历、历尽坎坷磨难的“老兵”,我的勇气来自哪儿?

  梳理老红军基础资料表格,我很快找到一种答案:将“参加革命时间”与“出生年月”相减,全军健在33位老红军参加革命的平均年龄,只有不到14岁。十几岁就踏上从军路,没摸过几次枪就上战场,他们都敢向前冲,我怎么还能说自己没勇气?

  老红军们头也不回地踏上的那条未知的路,在今天有一个光辉的名字——长征。

  80多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季,马志选背着几斤磨得很粗的炒面、穿着草鞋开始了长征。那些炒面中,有一部分是马志选与分属不同队伍的父亲马天福分别前,父亲特意从自己的粮袋里倒给他的。

  行军途中,马志选一直记着父亲的话:“万事小心。”可那是以艰苦卓绝著称的长征啊!将士们常常走一整天,也找不到能喝的水,挖不到能吃的野菜。没有吃的,他们只能冒险吃蘑菇。蘑菇有毒,吃了全身发肿。马志选说,前面的战友倒下了,他们就掩埋下战友的遗体继续向前走。向前走,多苦、多难,都要向前走。他期待着胜利的日子,与父亲重逢。

  三过草地,两爬雪山。度日如年的18个月后,马志选盼来了胜利,却没能等来重逢。

  有人告诉马志选,老炊事员马天福牺牲那天,夹金山的风雪特别大。有战友劝马天福丢掉身上的行军锅,减轻一点负担,可他犟得像头牛:“没有锅,怎么生火做饭?冰天雪地里,哪怕让大家喝上口热水也是好的!”他背着那口大锅一步一步向前挪,可人哪敌得过风啊!狂风灌进大锅,马天福身子一歪,栽下山谷,没有留下一句话就牺牲了。

  直到今天,马志选仍不愿看长征题材的电影。他总说一想起往事、想起父亲,心口就疼。马志选后来打了上百场仗,手指头被打断了,胳膊让子弹射穿了,却没掉过一滴泪,没喊过一声疼。

  采访和编稿过程中,我一次次走近老红军,寻找他们拼了性命也要向前冲的理由。答案没有想象中高远,却有血有肉:为穷人打天下,让孩子们吃上饱饭、过上好日子,为父母和战友报仇!

  亲人,是战士的“软肋”;为了亲人,是他们坚不可摧的“铠甲”。当战士义无反顾向前冲的时候,他们的灵魂,在战火中淬炼升华。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自己采访的第一位老红军,闵敬德。长寿面,寿桃,红色气球和满堂欢声笑语——这是1月24日,闵敬德107岁生日时的场景。再过一个月,老人即将迎来自己的又一个生日。此时翻看这段祝寿视频,我情不自禁嘴角上扬,发自内心为这位可敬可爱的老红军祝福。

  还记得,为准确还原闵敬德的战斗经历,我想方设法向老人的多位家人询问、求证。众人的回答出奇地一致——“他不太讲以前的事。他总说自己就是一个‘小卒子’,从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功劳”。

  然而,这位“不愿居功”的老人,曾受过4次严重的枪伤,两个膝窝里至今各埋着一枚未取出的弹片。这个众人印象里“笑眯眯的邻家爷爷”,任团副参谋长时胸膛被敌人的子弹打穿,“鲜血浸透了两层棉被”;任副团长时脸颊被流弹击中,“血哗哗流,兜都兜不住”。

  凝望闵敬德苍老却红润的脸庞,我被他纯粹高尚的生命深深震撼。为了胜利向险而行,他是“真的猛士”;和平年代坚守心灵的宁静,他是真的赤子。

  到今天为止,我和战友们共报道了17位老红军。每完成一次采访、编辑完一篇稿子,我都盯着版面反复地看,久久地与他们“对视”,心绪难平。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这些老兵对于这支军队、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感情,有时如大海般汹涌澎湃,有时如溪流般清澈自然。他们在琐碎日常中展现出的“另外一面”,就像一根针,会轻轻扎你一下。就那么一下,会让你挺直脊背,心跳加速。

  就像马志选给儿女们取名“朝国、朝平、朝军”一样,每一个都向着党,向着国家,他希望儿女们把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就像余新元给儿孙立下“参军、入党”的家规一样,他对唯一的、最疼爱的孙子说:“我对我的后代不讲别的,你不入党,不要往我跟前靠!”就像李宇光躺在病床上,连亲人都认不清的时候,听到人们喊他的名字,还是会下意识地答“到”。就像一身战伤的闵敬德,早在40年前就许下遗愿:“等我老了,要穿着军装走……”

  老红军对党、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早已融进他们生命的每一滴热血中。那一颗颗如暖阳、如黄金的初心,闪着光,始终滚烫。

  这个专栏开栏时,有同志感慨地说,这也许是最后一次集中地、大规模地报道健在老红军了。那些当年平均年龄不足14岁的“红小鬼”,如今已是平均年龄102岁的“期颐老人”。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8个多月的采编过程中,有的老红军走了,我们没能追上他们的脚步。然而,“永远的红军”之所以称之为“永远”,在于“红军”两个字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名字,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名字,成为人民军队血脉永续的精神符号。

  中国共产党走过101周年,新中国走过73周年,人民军队正斗志昂扬走向建军100周年。那些老红军心中曾经远在天边的梦想,如今一个个变为我们身边的现实,一伸手就够得到。这源于老红军最初的努力,得益于几代革命军人的奋斗,凝聚着前仆后继的热血与担当。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想,老红军在漫长人生岁月中留下的光辉足印,终会变成一面面镜子,让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每名成员反观自己,思考自己的使命和人生。有老红军做榜样,是我们的幸运。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是我们的光荣。

  致敬,永远的红军!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