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0月30日电 (记者 王少喆)对比亚迪额外征收17%关税,吉利汽车18.8%,特斯拉中国工厂为7.8%,而中国上汽集团的额外关税税率为35.3%,加上10%的基础关税,中国电动车进入欧盟的最高关税近乎50%。
这是欧盟30日正式对中国电动车开始征收的“惩罚性关税”的税率。因预计中国势必会进行经济报覆,欧盟成员国之一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日前称,欧盟正走向与中国的“经济冷战”。
中通社资料图片
不过,探究欧盟内部对于这项关税的态度,各国分歧明显。本月4日,欧盟27国针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反补贴税”一案进行投票,法国和意大利等10国投下了赞成票,原本准备投出弃权票的德国连同匈牙利等5国最终投下反对票,另有西班牙等12个国家投下弃权票。
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布国情咨文,首次提出欧盟正在被中国廉价的电动车“淹没”,宣布针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此后,中欧双方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磋商,但未能缩小双方立场的差距。
6月12日,欧盟宣布反补贴调查结果,决定开始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临时性关税,税率平均20.8%。中国也第一时间宣布反击,对欧洲的猪肉、白兰地加征最高39%的关税作为报复。双方围绕着电动车的关税大战拉开帷幕。
在欧盟内部,德国是反对关税战的领头羊。汽车工业是德国经济的火车头,出口比重高达70%。奔驰、宝马等汽车巨头大量对中国出口利润丰厚的豪华汽车,也积极参与中国市场,与中国车厂合资生产,与中国深度绑定。德国汽车业因此强烈反对欧盟对中国车加征关税,以免引起贸易战。
宝马总裁齐普策(Oliver Zipse)警告,加征关税只会引来新的关税,保护主义将引发螺旋式的升级。奔驰领导人康松林甚至要求欧盟反其道而行之,调低中国电动车关税。他表示,长远来看,与中国竞争能助欧洲厂商生产更好的汽车,应与中国进行协商,创造双赢。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研判,2030年前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仅5%到10%之间,相关说法过分夸大。
然而,此次主导赞成票阵营的法国自身汽车产业相比德国薄弱,受到中国汽车的冲击更大,并且法国与中国的贸易额(2023年为789亿欧元)也远小于德国(2531亿欧元),有更大的动机对中国采取单边措施。
根据法国海关数据,2021至2022年,法国自中国汽车进口额上涨了154%,其中电动车的占比由2021年的7%上升至2023年前5个月的26%,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德国的20% 。
安邦智库研究员周超分析,虽然中国电动车在法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占比依然有限,但法国政府近年有意推动绿色转型,希望保护本国电动车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因此对中国电动车态度更为坚决。
香港中通社图片
与此相应,为规避潜在的关税风险,在欧盟调查结果出炉前,中国车厂已相继决定在欧洲设厂。
2023年底,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第三大城市塞格德成立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量产。另一车厂零跑今年下半年开始在波兰生产小型电动车,奇瑞汽车则从本年度第四季起在西班牙生产电车。
尽管如此,中国品牌在欧洲的才刚刚起步,依旧面临着经营品牌、布局销售和维修网等挑战,要实现在欧洲的“本地化”还有很长一段路。据有关报告,欧盟去年销售的电动车中,只有1/5是中国制造。欧盟电动车市场,实际上目前仍由欧美品牌主导。
另一方面,尽管欧盟委员会已确定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做法,但由于不少国家对此持保留态度,以及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的反对,这一政策的执行情况仍需要观察,一些国家还可能延长这一措施的准备期。
而根据各方信息,中欧关于电动车问题的外交磋商仍将继续。中欧这场围绕着电动车的“关税大战”还远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