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工程大学某基地一级上士曲冬冬——
多想“为什么”,勤想“怎么办”
■王 畅 杨一腾 本报记者 李 岩
曲冬冬检修装备。杨一腾摄
初春,华东某训练场,战车轰鸣,硝烟弥漫,陆军工程大学某基地组织的一场野外实战化训练拉开帷幕。
机动途中,一台履带式车辆突然“趴窝”。收到救援消息后,一级上士曲冬冬背上修理工具,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听完驾驶员的故障描述,曲冬冬迅速判断出故障原因。他果断上手操作,从确定故障点到更换新部件,动作一气呵成。片刻,故障被顺利排除,车辆继续行进。
“班长,你是怎么做到快速查明故障原因的?”一名年轻的驾驶员向曲冬冬请教。
“勤于学习,善于积累,日久自然技精。”曲冬冬说。
十年磨一剑,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到精通履带式车辆修理的技术骨干,曲冬冬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刚入伍时,曲冬冬曾遇到人生低谷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一本《工程装备基础》对他来说如同“天书”。但他没有低头,迎难而上。白天参加教学保障和训练任务,晚上加班加点学习专业书籍,有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班长和工厂专家。曲冬冬坚信只要努力刻苦,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跨不过去的坎。不到2年时间,他的维修笔记积累了数万字,掌握了多种装备的故障维修技能,成长为基地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这是我新兵时记的笔记,这是我在担任副班长时记的笔记……”曲冬冬从书柜里拿出一摞维修笔记。记者注意到,几乎每本笔记都被他翻卷了边,笔记内页上的一块块油渍格外醒目。
那年,单位列装某新型装备。一次训练前夕,该新型装备突然熄火无法启动。当时,几名驾驶员检查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故障点。在众人一筹莫展时,曲冬冬匆忙赶到,经过仔细排查,最终确定了故障点。
面对之前从未遇到的故障,大家排除故障一时间无从下手。
“我们没有相关维修经验,还是申请返厂维修吧。”一名驾驶员无奈地说。
“返厂维修可能会影响正常训练任务,我来试试!”曲冬冬主动请缨,联系装备厂家,在工厂专家的指导下一步步精细操作,最终顺利排除装备故障。当战车再度发出轰鸣声,官兵们报以热烈掌声。
官兵的赞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当兵16年,曲冬冬从列兵成长为一级上士,肩上的军衔在变,但是矢志强军的初心未改。如今,他已经从徒弟变成师傅,并将自己所学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战友。
曾经被曲冬冬带过的一名年轻战友说:“曲班长在传授技能时,总是提醒我们要多想‘为什么’,勤想‘怎么办’,这样才能更快成长。”近年来,曲冬冬先后带出10余名维修技术骨干,他们把岗位当战位,如一颗颗螺丝钉铆在本职岗位上,助力一辆辆战车在强军路上加速前进。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