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期不是“保险箱”
——第七十四集团军某旅加强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一段经历
■刘文辉 周永昊 本报记者 陈典宏
前不久,在第74集团军某旅比武场上,“精武杯”群众性军事体育比赛鏖战正酣。一番龙争虎斗,下士小王夺得武装5公里越野项目第一,赢得战友们点赞。
“这个成绩,也属于所有帮助过我的战友。”走下领奖台,小王感言,“一路走来,每次跑步跟不上的时候,战友总会在背后推我一把;每当感到迷茫和失落时,组织和战友们总会及时给予我提醒与帮助。”
小王下连后一直干劲十足,不管是公差勤务还是工作训练,总是干在前、冲在前,入伍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由于表现突出,他很快被连队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培养考察又顺利成为党员发展对象。去年,连队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研究决定接收其为预备党员。
可没想到,成为预备党员后的小王觉得自己进了“保险箱”,干劲开始有所松懈,训练考核标准不高……小王的变化,连队党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党支部书记、他的入党介绍人和干部骨干先后多次找他谈心,进行教育提醒,可他虽然态度很诚恳,但实际行动改观并不明显。在小王看来,自己只要不犯错,如期转正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哪是一名预备党员该有的样子?”一次组织生活会,小王的问题被大家开诚布公指出来,一些党员对他进行了批评。可小王还是没有及时警醒。
眼看1年预备期满,小王向党支部递交了转正申请。支部党员大会上,大家对小王在预备期的表现展开了讨论。有人感到,预备党员转正就是个程序问题,为便于开展工作,没必要较真碰硬,批评教育一下就行;还有的认为争取一个入党名额不容易,还是先把小王转为正式党员,有问题随后再慢慢教育引导。但绝大多数党员认为,党员发展必须把好入口关,严格落实党员发展工作全流程,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标准,小王还需要继续教育和考察。
“成为预备党员并非进了‘保险箱’,对预备期不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工作、学习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好的,需要进一步教育和考察。”连队党支部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党章,帮助大家进一步明晰党员责任义务,牢记党员初心使命。最终,党支部决定,小王因在预备期放松自身要求被延期转正。
跌个跟头捡个明白,此事对小王触动很大。深刻反思检讨后,小王开始认真整改,当先锋、作表率的意识明显增强,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他坦言,多亏党组织坚持原则并倾心帮带,让他真正明白了党员的标准和责任。今后他要不断学习,锤炼党性,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先进性要求,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入党。
这段经历,让该连官兵尤其是党员骨干对党员标准有了更深刻更直观认识。以此为契机,连队党支部要求各党小组从端正态度、强化作风入手,纠治组织生活存在的“蜻蜓点水”“你好我好大家好”等现象,帮助党员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为督导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更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该旅党委明确要求,入党介绍人须定期与预备党员谈心,党员大会每季度讲评一次预备党员的思想和工作表现,党支部每半年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要求基层党组织建立预备党员专项讲评机制,注重对预备党员日常工作表现、参加组织活动积极性、自身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督查,将检查情况纳入考察体系,对于工作落实不力、思想消极懈怠的预备党员及时谈话提醒,问题严重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或延长预备期。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