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部队与院校的双向奔赴
■易诗杰 张鹏飞 本报特约记者 雷 彬
灯光缓缓亮起时,学员胡国庆走上讲台。此时,大屏幕上出现一行字:“一起去看诗和远方。”
这是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组织的一场“烽火故事会”现场。随着讲述徐徐展开,大家才知道,胡国庆是西藏军区某边防连连长,此时,他作为学员在学院参加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培训。他口中的“诗和远方”,是祖国的万里边防——
那是“缺氧但不缺信仰”的地方,官兵们用脚步丈量祖国的边防线,拥有最美的星空、最蓝的穹顶、最纯粹的情谊……
那天,胡国庆不仅展示了边疆的壮美,还带来了火热鲜活的戍边故事。台下数百名青年学员红了眼眶,内心受到洗礼和感召。
让参加培训的学员站上讲台,是该院灵活利用教育资源的有益尝试。今年,他们首次承担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培训任务。在紧锣密鼓开展教学准备的同时,该院党委意识到参加培训的学员从雪域哨所、演习沙场、边防一线选拔而来,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可以帮助青年学员熟悉了解部队、更好地规划未来。
当参加培训的学员与青年学员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负责承训的某大队创新打造“三会”交流平台,组织参加培训的学员进入班务会、分享会、故事会,与青年学员广泛展开交流探讨。
“在学校要着重锻炼哪些技能”“新排长履职之初怎么树立威信”“新生代的兵是不是很难带”……一次班务会上,参加培训的学员张洪飞刚来到班里,青年学员向书源便提了好几个困扰自己的问题。
“带兵要抓住3个关键:立身为旗、知兵知心、奖惩分明……”那晚,张洪飞结合自身经历,向学弟们一一传授自己的带兵心得。
参加培训的学员冯慧丽来到一场经验分享会现场。作为女军人,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故事,分享了自己的“模块化时间管理法”。台下,学员周晶晶听得入神。彼时,她正在紧张备战世界军校大学生运动会,那些天,她一直担心增大训练量会让文化课掉队。
会后,冯慧丽指导周晶晶将课程知识进行切割分类,拟制出科学细致的学习计划。后来,周晶晶文化课考试成绩进入全队前5%,交出一份“优秀答卷”。
让该大队领导没想到的是,不仅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够帮带青年学员,通过“三会”交流平台,许多青年学员也给参加培训的学员当起了“老师”——
逐渐加深沟通交流后,张洪飞发现,向书源坚持每月研读2本军事管理著作、仿写1篇带兵案例。他还发现,青年学员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讲起某些新兴军事问题时头头是道,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新理念。
当年轻的周晶晶站上世界舞台,收获“两金一铜”的优异成绩时,冯慧丽高兴得跳了起来。后来,周晶晶在军事体能训练方面又成了冯慧丽的“金牌教练”。
前不久,该院组织大三学员前往部队实习锻炼。出发前,许多青年学员与参加培训的学员结成对子,保持常态沟通联系。如今,他们所在的位置发生了变换,这场部队与院校的双向奔赴还在继续……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