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干枝梅
■周晓虎/口述 向 勇/整理
沿着陡峭冰冷的台阶,我登上召根敖包哨所。雪花不知疲倦地飞舞着,透过层层雪雾,草原上的干枝梅傲然挺立。叶虽脱落、枝干变黄,花瓣颜色依然耀眼。它像极了坚守岗位的哨兵,不惧风雪,顽强地绽放自己的美丽。目睹雪中的干枝梅,我的记忆被拉回到兵之初。
2013年9月,我参军离家。临行前的那个清晨,母亲将一个布兜塞到我手中,里面有4个刚刚煮好的鸡蛋。站台上,父亲微笑着目送我上车。故乡的影子,在我的视野中越变越小。
召根敖包,是艰苦的代名词,寒风吹冻土、边关冷刺骨,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干枝梅是这片贫瘠之地冬日唯一盛开的花朵,坚韧顽强,虽然没有醉人花香,却能迎着冰雪绽放。即便根干叶枯,其花仍不离枝杈。
2014年初,我第一次跟随班长外出巡逻。起初太阳高悬的晴天很快“变脸”,飞雪漫天。“是白毛风,大家迅速向我靠拢!”慌乱间,我听到班长急促的命令。风卷起雪花,从裤腿灌进鞋中,刺骨寒意遍布全身。在重庆长大的我哪见过这阵势,紧挨着班长,不敢掉队……
巡逻归来回到宿舍,我心有余悸,盯着桌子上的那束干枝梅发呆。班长拍拍我的肩膀,说:“晓虎,咱要向干枝梅学一学,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能惧怕。”
是啊,任何时候都不能向困难低头。从连队通往哨所的那条巡逻路,我数不清跑过多少个来回,只记得脚上的血泡磨成老茧、路旁的青草绿了又黄。2018年,连队选派我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第一次站在赛道上,看着身旁的老兵摩拳擦掌,我的内心无比紧张。
“别怕,只当这是一场训练。”连长的话,让我放松不少。武装5公里越野、400米障碍……面对每一个课目,我仿佛置身于哨所前那条巡逻路,拼尽全力去完成每一个动作。最终,我取得个人全能第四名,同年荣立三等功。
2019年春节,休假探亲的我把军功章交给父母。他们摩挲着军功章,抬头第一句话就是询问我有没有受伤。儿行千里,父母记挂。归队前一晚,父亲叮嘱道:“儿子,你要好好干,不要辜负我和你妈妈的期望,更不能辜负组织对你的培养。”
当兵就要当精兵。我刻苦训练,多次在上级组织的比武中捧回奖牌。2020年,我再次荣立三等功,并被保送军校读书。
召根敖包的石头会说话。戍边闲暇之余,我和战友们用哨所旁的碎石,在一侧土坡上拼出党徽图案,用金黄色的油漆粉刷。大家说,边防线上的石头都有忠诚与担当的故事。
千里边关不只有寒风凛冽的孤寂,也有与子偕老的浪漫。她是一名重庆“辣妹子”,性格开朗,我们一见钟情。军校毕业前,我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边防的想法,她不假思索支持我的选择。
结婚后,我在她的笔记本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从嘉陵江畔到塞北边陲,千里之隔我怎会心中无痛,但是我爱他,我要支持和相信他的选择。他是一只草原雄鹰,应该飞回他梦想开始的地方。”2024年,她第一次来队,提出要和我一起巡逻。走完一趟巡逻路,她哭着对我说:“要一起守护我们的第二个家。”
“祖国在我心中”,6个鲜红的大字刻在召根敖包哨楼外的墙上。印有“军民鱼水一家亲,最敬最爱解放军”的锦旗悬挂在哨所内,是驻地牧民老沈赠给我们的。那一年,刚当排长的我正在哨所执勤,透过望远镜发现不远处老沈家的牧场泛起点点火光。我立刻喊着战友们拿着工具赶去救火,避免了牧场财物损失。
听着我的讲述,妻子的眼眶湿湿的。当晚,她用针线为我缝制了一个带福字的香囊,对我说:“家里有我,你安心守边。你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那一刻,我分明听到干枝梅在雪野中绽放的声音,是那样悦耳。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