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4-21 08:17:28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24

无人机点火发射。图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随着部队调整改革深入推进,无人机分队这个新型作战单元在不断成长跨越。越来越多的无人装备,开始出现在解放军陆军单位的演习或训练活动中,带动着部队新质战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如今,在无人机专业训练场上,分岗位分模块的专攻精练已成常态。如何探索无人机骨干队伍的培养模式,将科学的训练方法融入练兵实践?如何重建“解题”思路,将无人机融入合成训练?惟有面向未来战场,寻找胜战之道——

  新型作战单元:无人机分队应运而生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253

第74集团军某旅无人机侦察排组织专业训练。曹在付摄 图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发射架上,一架无人机准备完毕,等待发射指令。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排(连)的协同。机务手仔细检查,气象员监测风向,飞控手操作摇杆,精准控制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航线飞行;有人负责寻找目标,有人负责将战场画面汇编成侦察情报上传……每一次飞行,各个战位上的官兵都要上紧发条。

  2017年,随着部队调整改革深入推进,陆军中一个个无人机分队应运而生。在最初的日子里,一切都是空白。成为新型作战力量的一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转岗而来的战士们以为来到了无人机起飞的“跑道”,却发现根本看不到“起跑线”。面对新生事物,从学习、适应到胜任岗位,年轻的战友们想尽了办法。他们从零开始积累飞行资料,逐渐梳理形成了训练体系和使用规范,填补着旅无人机操作使用的空白。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623

  2020年3月,西藏军区某炮兵旅组建高原女子飞行班。而今,新型无人机在高原高寒地区训练已成常态。图源:陆军新闻

  无人机带来了全新视野。过去没有无人机,传统侦察大多在陆地单一平面展开,不仅“看不远”,而且“看不清”。有了无人机,信息精准度提高、目标捕捉时间加快,半小时所侦察的地幅面积,是过去一个侦察连奔忙一昼夜所侦察地幅面积的数倍,而且可以实时传递视频情报到几十公里外的指挥所,看得更准、追得更快。

  如今,在无人机专业训练场上,航电检查、模拟实飞等分岗位分模块的专攻精练已成常态。随着新装备不断列装,这个新型作战单元在不断成长跨越。

  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913

  新疆军区某旅无人机侦察一连机务人员起飞前检查飞机。 谢 亮摄图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202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首款察打一体无人机系统KVD002亮相天津直博会静态展区,其机翼下有两枚AR-1空对地导弹,主体下携带侦察装置。据了解,该型无人机最大速度为230公里每小时,最大起飞重量为1.33公吨,可以携带近350公斤的武器和设备,在空中停留长达30小时,可与直升机协同作战,为直升机编队提供侦察保障和护航,为攻击直升机进行目标照射引导,为武装直升机清除敌地面火力威胁,也可独立遂行对要害目标的侦察、识别和打击任务,实现发现即摧毁,是陆军战力的“倍增器”。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1197

机器狗。图源:央视新闻

  无人作战必将成为未来智能化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无人装备,诸如外骨骼、机器狗、无人车、无人机……开始出现在解放军陆军单位的演习或训练活动中,各部队着眼战场变化,将无人装备攻防演练融入日常训练,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运用于练兵实践,赋能新质战斗力!!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无人机装备也将随之进步,带动部队新质战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职业资格认证:规范无人机人才培养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1411

官兵在模拟机上操作训练。图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着眼加速生成新域新质作战能力,陆军开展无人机专业士兵职业资格培训考核认证,是探索依托军事职业教育开展士兵职业资格培训的有力实践。经过两年试点,这项工作已于2023年在陆军部队正式全面铺开。

  参加认证的无人机操作手,需先在岗自主学习,提前完成军事职业教育系列在线课程的学习考试,并依托日常训练抓好在岗培训,在部队完成相关机型飞行时数。经考核检验和综合评定合格后,无人机操作手将同时取得军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和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陆军与国家行业领域“融合实施、一考双证”的一体化认证模式,既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又为新质作战力量人才培养拓宽了渠道。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1712

操作无人机。图源:央视新闻

  除此之外,集团军还组织无人机专业比武,让官兵在实战氛围中精进创新技能。陆军新大纲也在部分专业中加入了便携式无人机操作的训练要求。将科学的训练方法融入练兵实践,在训练中探索无人机骨干队伍的培养模式,不断积累无人机压制和反压制经验,用“无人化、智能化”为部队练兵备战赋能增效。

  重建“解题”思路:无人机融入合成训练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1888

  陆军某旅组织训练。图为侦察分队官兵抵近侦察。黄瑞摄 图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第一波次侦察无人机返航着陆,注意清空着陆场!”随着第一波次无人机稳稳落地,下一波次的无人机任务编队立即掠过官兵头顶,飞向“敌”阵地。战场更远处,随着炮兵完成火力打击,校射无人机即刻降低高度,进入火力通道捕捉炸点、校正炮位;侦察无人机根据空域规划图上精算得出的飞行通道,引导装步分队搜索并清剿“残敌”。

  同样一道考题,由于加入一种新的作战力量,解答过程就变得截然不同。无人机会遮挡突击车射界、通信排可能干扰无人机遥控频道、炮火覆盖也许“误伤”无人机……当各兵种无人机在短时间内密集出动,有限的空域中,如何避免出现“磕磕碰碰”?“从宏观上看,每一种作战力量融入,都会增添一条全新的作战时空线;从微观上看,每个兵种与专业都可能因为‘新战友’加入,展现出与往日不同的战斗属性。”

我们的无人机丨无人机系统赋能陆军新质战斗力2271

操作无人机。图源:央视新闻

  无人机融入合成训练,必须重建“解题”思路,才能实现“有效联合”。无人机旋翼掀起的微小气流,演变为冲击传统认知的“思维风暴”,究其根本,是武器装备的立体延伸,带动了传统“平面协作”的指挥链路向多维拓展。

  身在陆战场,眼睛不能再只盯着“地平线”,要通过充分设想与预演论证,对空中的各种作战要素进行精准规划,才能让多型号无人装备与主战装备“血脉相通”,让战场上的无人机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中国军网、解放军报、陆军新闻、天津市人民政府网站、西部战区、《中国日报》、《航空知识》等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