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台湾能否守住七天,仅仅是台军战斗力的问题吗?

郑剑

郑剑,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台联台情咨询专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国际政治、军事安全、台湾问题等研究。著有《孤岛残梦—国民党在台湾的日子里》、《台湾秘史—前所未闻的台湾故事》、《潮起潮落—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折冲共融——变动中的两岸关系》|,合著有《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脑外交50年》、《猛醒吧日本》、《拉宾之死》,参与《世界战争史通鉴》、《中国学者论未来战争》等书撰写,在境内外发表大量学术文章。参与组织多部历史文献电视片和纪录片摄制。

郑剑

郑剑(资料图)


   作者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 郑剑

  长期以来,在台海之战上问题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台军只能坚守七天。七天后如果美军不来,台军只有投降或被消灭两种结局。

  赖清德的一厢情愿、自欺欺人

  赖清德上台后,照搬照抄乌克兰的经验,着力提升所谓防御韧性,试图从军事、社会两方面入手,提升抵御大陆“武统”的能力,并以此促使美国痛下决心武力介入、牵头动员更严厉对华国际封锁制裁,拖以待变。

  军事上,赖清德推行不对称作战理念和游击战巷战战法,企图把歼灭战变成打消耗战、速决战变成持久战,让大陆方面久攻不下,最终在国际压力下谈判妥协。

  社会上,赖清德进行高压思想“洗涤”,不认同“台独”就打成台湾的“敌人”镇压;推行全民防卫、游击战巷战、战时社会运作机制保障建设等政策,企图让解放军登岛后处处受敌、站不住脚,进而由主动转入被动,同时台军不但还能顺畅作战,台湾社会还能正常运转,该吃吃该喝喝,该吹空调吹空调。

  可笑又可悲!

  这种倚仗外人、甘做棋子炮灰式的“战略思维”,能够得逞吗?这种照搬照抄、异想天开的办法有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种一厢情愿、自以为然的想法,低估了中华儿女粉碎“台独”、实现统一、反击干涉的决心意志和强大能力;片面解读了俄乌冲突的经验,把大陆比作俄罗斯、解放军比作俄军,把台军比作乌克兰军队,不但可笑,而且无知;高估了台湾军队的作战意志和台湾社会抵抗意志,更对台湾社会硬件如基础设施的韧性估计过高。实践中非失败不可。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民进党的愚民政策、战略欺骗、认知战伎俩,实际上连台湾人都不骗不了,不断有政党、社会贤达和大众舆论强烈质疑。

  台湾真正理性的军事和战略专家更不信

  观台湾的一众所谓军事专家,发现绿色背景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政治导向、哗众取宠。凡是民进党当局领导人主张的,就从军事上论证其正确性;凡是绿营民众喜欢听的,就不厌其烦迎合放大。这实质是一种新愚民政策,是“信息茧房”时代的产物。这些人不是军事专家,而是认知战“砖家”。

  当然,台湾也不乏理性的军事头脑。

  近日,台湾防务部门机关退役的军事专家、前防务部门视察卢德允在个人频道《卢德允视察中》谈及民进党当局所谓防卫韧性政策时指出,能源韧性更是其中的重点。大陆已经有了封锁台湾的能力。届时若天燃气船、油轮都进不来台湾卸货,将面临严重的情况,“台湾目前还谈不上什么能源韧性,更别说社会韧性了”。

  卢德允的这段话当然有道理了。现代社会是能源支撑的,一切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现代能源,没有各种能源、缺乏能源供给,像台湾地区这样比较发达的社会必然瘫痪。很难设想,有多少台湾人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还能够忍受下去。恐怕不是出逃,就是灭亡。 卢德允为什么说大陆已经有了封锁台湾的能力了呢?他的依据很简单也很权威。他说,台湾海军司令唐华就提到,中共已有全面封锁台湾的能力。卢德允强调,这是摆在面前的事实,但有些人虽然知道却装作没看到,“特别是我们‘政府’某些单位官员,还一再强调能源储量有多少,可以挺得住,至于要不要相信他讲的,请大家自行判断。”

  去年10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对唐华的专访,唐华公开对英国记者讲,解放军已经做好准备。如果大陆方面愿意的话,解放军能随时可以封锁台湾岛。

  唐华是台湾地区海军司令,反封锁是台湾海军的主要任务。那么他对解放军封锁能力的评价,必然是中肯的。当时,赖清德刚上台,“台独”挑衅不断。在当时的情况下,唐华谈及解放军战力时,必然还是小心翼翼,避免批逆“龙鳞”。也就是说这还是打了点折扣的表述。

  唐华的说法当然是事实。将来大陆无论以何种方式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封锁台湾都是必须的,也应该是解放军对台作战准备的重点之一。解放军实施对台封锁,包括控制海空航道的能力,远非台军所能攻破,也不是美国为首的国际干预势力所能轻而易举突破的。近年来解放军密集的出岛链、远洋航行等演训和斗争行动,也都是这种能力的一种展示。台湾海军连战时生存都是问题,更谈不上突破封锁了。连美国国防部长赫格赛斯近日都公开讲,解放军可以在20分钟内击沉美国所有航空母舰。这种说法虽然夸张,是“导弹恐惧症”发作了,但赫格赛斯毕竟是掌握世界上最强大机器的美国国防部的部长,他也一定是了解了一定情况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他揭示了一个事实,就是美军对于解放军作战、包括用航母编队突破解放军的封锁,并没有把握。

  而此前的美国国防部长,一般是不敢这样说话的,他们讲的都是美军如何强大,解放军不是美军对手这样的威慑话语。否则的话,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在鼓励解放军攻台。

  天燃气这个软肋根本无法克服

  卢德允指出,台湾的天燃气存量大约是7到14天,而且每天都会有一艘天燃气船抵达台湾岛卸货。台湾目前只有2个天燃气接收站,第3个正在施工兴建中,第4、第5个天燃气接收站还在纸面上,“但个人认为接收站再多都意义不大,因为船进不来,要接收什么东西都是疑问。”

  卢德允在这里只说了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不必解释。但需要进一步补充的是,不但战时封锁状态下,台湾的LNG船进不了岛。就是和平时期,比如大陆进行诸如“海峡雷霆-2025A”演习这样的行动时,LNG船也有进不来的问题;即便将来台湾岛5个天燃气接收站都建成了,解放军实施封锁行动时,还会让你的天燃气接收站大喇喇地摆在那里等待接收天燃气吗。“海峡雷霆-2025A”中有一个着力展示的科目,就是解放军的“远火”模拟打击高雄永安天燃气接收站。这个信号是清晰的。

  所以,所谓台湾的天燃气储存量可供使用7到14天的说法,也是自欺欺人的。他设想的是,台湾的天燃气储存设施、管道网络设施、调配控制设施都安全无虞地运转,这可能吗?既然要封锁,必然会瞄准岛内天燃气供给系统,不会想不到摧毁关键的天燃气设施以缩短这7到14的“韧性”的!

  天燃气以外的能源又如何

  卢德允分析到,台湾岛的石油号称储存量有30到60天,相对多一些。但同样地,若油轮无法进入台湾卸载,一但没有天燃气、没有石油,电力就会不够,这时候“政府”就会管制用电,优先提供给军事、医疗体系运作,那一般民生用电就会被限制,大家就要过上没有电用的日子了。 台湾人早就知道缺电、停电是什么滋味了吧?因为他们多次亲身体验过。不是大陆武力攻台所致,而是台湾的天灾人祸所致。比如台风破坏高压输电线路、地震导致电力系统瘫痪、燃气管道养护管理不利导致爆炸而停电,甚至还有民进党的废核电在内的绿色能源政策导致全岛性缺电,等等,这些惨痛的经历历历在目,怎么能不引起卢德允的联想。 卢德允畅想了台湾的缺电、无电生活。说,一旦民生没有电,就几乎等于什么事都做不了了,这样的日子各位过得下去吗?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心会有变化、社会就会有动乱,导致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他最后特别强调,封锁与否的主动权掌握在大陆手上。大陆方面一旦执行封锁,台湾的损失将是难以承受的,“也就是说,我们台湾目前还谈不上什么能源韧性,而社会韧性又还能挺多久呢?”

  解读一下,卢德允的结论很简单:把民进党、赖清德、“台独”赶下台,这样不但不会又天燃气的问题,即便台湾岛出现了能源危机,大陆方面绝对可以无私帮助。而如果跟着“台独”一条道走到黑,恐怕就不是简单的缺电、缺气、缺油的问题了,命都保不住!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