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战区空军某旅注重发挥荣誉激励作用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5-12 11:26:58

西部战区空军某旅注重发挥荣誉激励作用——

“点赞墙”辉映“先锋榜”

■曲喜洋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王荣斌在障碍训练时主动示范,战术动作标准,点赞!”“上次野外驻训,王荣斌主动揽下最苦最累的活儿,给大伙作出了榜样!”前不久,西部战区空军某旅某连战士王荣斌看着自己的名字多次出现在“点赞墙”上,内心欣喜不已。

“良言似春风。一句发自肺腑的肯定和表扬,能激发官兵的奋进斗志。”谈及王荣斌的转变,该连指导员旺加很是感慨。

王荣斌刚入伍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体能基础也与同批战友有着不小的差距,训练中常常掉队,平时也喜欢独来独往。对此,连队干部骨干多次找他谈心,还给他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可效果并不理想。旺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意识到,传统的谈心说教和常规的训练帮扶,对于激发王荣斌的内生动力,作用十分有限。

经过研究讨论,连队党支部决定探索实行即时激励,开展“我为你点赞”活动,专门设立一面“点赞墙”,区分“暖心瞬间”“训练突破”“担当作为”3个版块,引导官兵点赞更加具体清晰;专门辟出“匿名点赞”区,方便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兵使用……

驻足“点赞墙”前,记者发现一条留言别具一格:一张彩纸上画着热气腾腾的姜汤碗,配文是“炊事班是大家永远的依靠!”原来,上周一次体能训练时突然下雨,炊事员郭龙朴利用午休时间熬制姜汤送到各班排,为大家驱散寒意,被列兵陈小雨“实名表扬”。

提及此事,郭龙朴眼眶有些发红:“以前总觉得灶台离战场很远,现在才明白,让战友们吃好、吃出健康,也是战斗力建设的一部分。这条点赞留言,是对我的最好鼓励!”

“以往评功评奖有固定周期,很多小进步容易被忽略,现在只要表现突出,当天就能在墙上‘留名’。”旺加向记者介绍,这种激励方式虽没有荣誉证书或奖章的“分量”,却以其独有的及时性、灵活性为官兵所推崇,让大家在“点赞”与“被点赞”中形成情感共鸣,增进战友情谊。

一次考核,王荣斌成绩不算拔尖,但较之前进步很大,战友们纷纷在“点赞墙”上给他留言。从那以后,王荣斌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主动向战友请教训练技巧,每天给自己“开小灶”。渐渐地,他的体能有了显著提升,参加考核不再是拖后腿的那一个,性格也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不久后,旅机关组织调研时,注意到该连的做法,也听说了王荣斌的成长故事。

“为啥一次点赞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在后续观察中,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发现,像王荣斌这样因被点赞而积极改变的战士不在少数,他们的训练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较以往都高涨了不少。

“以前总觉着自己表现平平,没啥出彩的地方,但想到自己的努力能被战友们看见和认可,我就想再进一步”“被战友点赞是光荣,更是动力,我还需要加把劲”……听着官兵的真切感受,这位领导决定将这一做法带回机关,研究如何让更多官兵受益。

不久后,旅党委出台了日常激励实施办法,机关相关科室深入一线指导,帮助各单位建立完善制度机制。最终,各连普遍设立“点赞墙”,又在墙上醒目位置张贴“先锋榜”,使官兵的日常表现和取得成绩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实践中,各连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明确上榜内容和评选标准,聚焦“训练硬、作风实、贡献大”3条主要依据,结合每日讲评、任务复盘、行政例会等时机,通过班排推荐、官兵公议的方式组织评选,定期更新。

此举一经推出,顿时点燃了官兵的训练热情,大家都铆足了劲想要“榜上有名”。

一次比武考核,列兵周新人在操作装备时出现失误,没有取得名次。看着身边战友纷纷登上“先锋榜”,他心生羡慕,决定奋起直追。此后,他一有空就钻进装备操作间,进行学习钻研,逐渐掌握了各种技术动作。

再次参加考核,装备遭遇强电磁干扰,周新人灵活精准操作,以明显优势顺利“通关”,并如愿登上“先锋榜”。这一幕,被战友们记录下来,写成一条条点赞留言,贴在了“点赞墙”上。

点赞就是激励,上榜就是肯定。目睹周新人后来居上的过程,下士赵宏海深受鼓舞。

一次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他比第一名用时慢了将近一分钟。对此,他没有轻言放弃,在自己的体能训练登记本写下这样一句话:“风急浪高,我偏要乘风破浪。”

别人平时跑5公里,他跑8公里;别人进行三组力量训练,他咬着牙再加练两组。经过3个月的磨砺淬炼,登记本上的成绩曲线一路上扬。夺冠那天,在战友们见证下,赵宏海把自己的名字和照片贴上“先锋榜”。

一面墙凝聚兵心士气,一张榜激发奋进力量。“点赞墙”与“先锋榜”交相辉映,已成为各连富有特色的激励方式。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该旅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把“点赞墙”“先锋榜”相关内容纳入荣誉档案建设,并定期组织“强军先锋”事迹报告会,让基层一线的“微荣誉”汇聚成激励官兵矢志强军的“大能量”。

记者手记

荣誉激励也要讲“时效”

■张磊峰

一面“点赞墙”,见证基层官兵的成长蝶变;一张“先锋榜”,激荡奋斗强军的磅礴力量。西部战区空军某旅的生动实践启示我们:荣誉激励既要有传统仪式的庄重感,更需注入即时互动的“烟火气”,让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见,让每一次进步都有回响。

过去,一说起荣誉激励,就会想到年终岁尾的评功评奖,往往周期长、门槛高,官兵许多日常闪光点如同沙滩上的贝壳,未及拾取便被潮水淹没,而“即时激励”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当训练场的一个标准动作、驻训地的一碗暖心姜汤都能被认可点赞,其对官兵起到的作用,有时可能并不逊于一次隆重的表彰。

基层智慧的可贵,在于它总能捕捉到最真实的情感需求。从“点赞墙”上的夸奖,到“先锋榜”上的激励,再到日常工作讲评中的表扬,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处处体现出对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尊重。

强军兴军的伟力,存在于广大官兵的内心,关键在于能否被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并持续保持下去。具体到荣誉激励方面,除了加大“力度”、传递“温度”,还应讲求“时效”,即“奖”当其时、“励”要及时。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明确,平时奖励“也可以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实施”。希望各部队以学习贯彻新条令为契机,进一步创新荣誉激励机制和形式,持续激发官兵干事创业热情动力。


作者:曲喜洋 张磊峰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