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战斗英雄”谭炳云之子捐献革命文物——
荣誉勋章镌刻英雄本色
■本报记者 赵晓菡
仲夏时节,重庆革命军事馆筹建办公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人衣着朴素,随身带着一个手提包。包虽不大,他却一直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位客人名叫谭勇,这一天专程赶来捐献革命文物。
“我的父亲叫谭炳云,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立过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谭勇一边告诉记者,一边打开手中的包。“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和平勋章”……随着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呈现在眼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赫赫有名、威震敌胆的反坦克英雄谭炳云的故事也逐渐清晰起来。
1921年,谭炳云出生在四川省江津县(现重庆市江津区)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1月,他参加了革命。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他奋不顾身冒着敌人的炮火,跳进河里为突击队推船架桥,荣立三等功。1950年11月,谭炳云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作为班长的他,在风雪中带领战友长途急行军,全班战士无一伤亡、无一掉队,他再次荣立三等功。新兴里一战,由于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受伤不下火线,勇猛追击敌人,殊死坚守阵地,再次立功。1951年5月,在没有堑壕依托、没有火炮支援的情况下,谭炳云与战友顽强阻击敌军装甲部队,为我军主力安全转移争取了时间。1951年9月,谭炳云被记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52年10月,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父亲对自己的老军装、奖章、纪念章等物品一向非常珍惜。只有在重要活动、重要场合,他才会穿上老军装,并将奖章、纪念章佩戴在胸前。”谭勇介绍。有一次,谭炳云参加送新兵仪式,谭勇远远看到父亲亲手为新兵戴上大红花,十分羡慕。在父亲影响下从小就向往军营的他,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让父亲为他戴上大红花。1978年,谭勇在家人的支持下应征入伍。谭勇至今记得临行前父亲对他的叮嘱:“当兵要能吃苦,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在父亲的鼓励下,谭勇在部队刻苦训练,后来考上了军校,还多次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干部。在谭炳云事迹的影响下,谭家共有7人参军入伍。
2001年,谭炳云因病去世。此后,谭炳云留下的勋章等物品便由谭勇的姐姐保管。谭家人曾多次将其借给一些红色场馆用于举办国防教育专题展览。2021年,该市军地筹备建设重庆革命军事馆,筹建办公室通过线上刊发征集公告、线下实地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征集革命文物,科普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知识。得知这一情况,谭勇和家人商议后,决定将父亲留下的革命文物捐献给重庆革命军事馆,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当天,重庆革命军事馆筹建办公室举办了一场简朴而庄重的捐赠仪式,工作人员郑重从谭勇手中接过了这些承载着烽火记忆的革命文物。“父亲生前常说,荣誉属于所有牺牲的战友。我们捐出这些物件,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那段用鲜血铸就的历史。”谭勇说。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