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烽火少年”抗日主题展览正式开展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7-09 15:47:19

  甘肃省会宁县依托当地红色场馆创新设计“烽火少年”抗日主题展览——

  像当年的小英雄那样去战斗

  ■郑晓晨 靳晓峰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 涛  

  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组织学校师生来到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参观“烽火少年”抗日主题展览。皇甫宸宇摄

  “这把军号的主人是一位儿童团员,他牺牲时手里仍紧紧攥着军号!”盛夏时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讲解员任霞指着展柜中布满弹痕的黄铜军号,向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讲述80多年前那段红色记忆。随着“烽火少年”抗日主题展览正式开展,这座红色场馆,正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以馆内现存文物为依据,精心打造‘沉浸式展陈+互动体验’的立体教育矩阵,创新推出‘烽火少年’抗日主题展览。”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馆长李俊丰告诉笔者,他们一改传统叙事模式,通过创编红色故事、场景复原、文物触感体验、情景剧演绎等创新形式,让青少年在“看、听、触”中感悟革命精神。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步入主展览区,会宁县基干民兵张伟在悠扬舒缓的叙事民歌歌声中,向学生们介绍该馆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红色故事《送情报》:“11岁的王兰用炭笔在一片枫叶上写下‘鬼子东去’的情报,贴在牛尾巴下面。当他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传递情报时,不幸被日军发现,英勇牺牲,是一位像王二小一样勇敢的小英雄……”

  “当年,在抗日根据地,无数像王二小一样的儿童团员为八路军新四军站岗放哨,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的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也衍生出了许多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展览负责人告诉笔者,为此,他们在主展览区选取《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为背景乐,创编许多小英雄的红色故事。

  “许多小英雄的年纪和我一般大,但在那个年代他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勇敢战斗,甚至不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他们是我的榜样。”北关小学四年级学生李浩然激动地说。

  走出主展览区,听到不远处传来马蹄声。露天舞台上,小演员们正演绎《鸡毛信》。“海娃”将信藏在羊尾下,自己假装若无其事,躲过敌人的搜查……台下,青少年们屏住呼吸,当看到“海娃”成功送出情报,现场掌声阵阵。

  “过去,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一直受场地、形式等因素制约,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浓。”白银军分区领导介绍说,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以来,他们联合教育部门,依托红色旧址,全力打造沉浸式国防教育场所。许多红色场馆通过开展“儿童团训练营”“红色剧本研学”等特色活动,组织学生体验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角色扮演;同时邀请抗战老兵、民兵骨干现场授课,并举办军事技能体验、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红色教育可感可触,有效提升国防教育质效。

  在抗日主题互动区,讲解员任霞轻轻摇动一个老式手摇警报器,警报声骤然响起。引导员化琦在一旁说:“敌人即将进村,请各位小战士接力传递,尽快将情报送出村子。”随即,化琦引导学生们来到模拟地道战打造的“地道”入口,递给他们一封“鸡毛信”,学生们沿着精心设计的山间小道“奔袭”,又抓住麻绳向上攀爬,成功将“情报”送出村子。体验后,孩子们纷纷感叹少年情报员的机智勇敢。“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互动式深度体验,让红色历史走出场馆,让青少年传承好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李俊丰表示。

  砖石斑驳刻往昔,童声铿锵诵今朝。在展厅结尾处,该馆还设置了“红色家书”留言墙,学生们纷纷在墙上写下感悟。教场小学五年级学生冉茜写道:“这次参观收获很大,我要向当年的小英雄学习,更加努力学习知识,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