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军人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丨让文化交流照亮携手前行之路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7-10 08:33:17

让文化交流照亮携手前行之路

■徐国斌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多元与美好,感受到了交流的快乐与收获。”近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文化交流展圆满举办。来自外训大队20余个国家的外军学员通过现场讲述、互动体验等方式,分享本国人文自然风情,在交流中增进理解。

在国际文化交流展现场,外军学员有的通过宣传展板,热情介绍本国与中国在军事医学合作、维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中发生的故事;有的身着传统服饰,奏响民族乐器,跳起奔放的舞蹈;有的在多国语言“你好”打卡墙前合影留念……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奏响美美与共的和鸣。

分享活动中,学员伊曼自豪地介绍起以前在埃塞俄比亚国防军高技术医院的学习经历。这所医院由陆军军医大学援建,当时他的指导老师是中国第三批援埃塞军医专家组的教授钟诚。这次他作为学员,在大学里再次成为钟诚的学生。“多样的军事医学合作,为我们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伊曼感慨地说。

陆军军医大学外训大队的学员,来自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老挝等多个国家。为了让外军学员在中国学习掌握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时,也能切身感受到“和合共生”的中国文化,外训大队近年来积极组织他们进行文化交流、参观见学等活动。

如今,外训大队已与友邻中小学校建立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研学机制。部分外军学员被驻地一所中学聘为国际文化交流导师,成为这些中学生了解中外合作的窗口。“中国在柬埔寨投资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后,从金边到西哈努克港原本5个小时的车程缩短至2小时以内,极大改善了交通状况。这是中柬共建‘一带一路’实实在在的成果。”在重庆南渝中学的一次授课中,柬埔寨外军学员的生动讲述,让大家对“一带一路”建设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民族节日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以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实践课上,外军学员在学写中国书法、制作香囊等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原来端午香包除了有驱邪避祸的寓意,还有中医理疗效果。”外军学员对中医文化赞叹不已。

在学校的组织下,外军学员还走进驻地农村、社区医院等处,见证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新面貌。看到村民住的是两层楼房,村里有宽阔的道路、设施完备的医疗站,外军学员马图不禁赞叹:“中国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过上好日子,真是奇迹。”

目睹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后,在大队组织的“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报告会上,外军学员纷纷以自身视角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很多人表示要把在中国所学所知带回祖国,用这些成功经验服务本国民众。同时,他们还要把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问候带给家人朋友,为深化彼此之间的友谊作出更大努力。


作者:徐国斌 孙兴维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