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按表上课”到“临机组训”
■陆军某旅连长 李浩然
清晨,当我正打算带领连队官兵按计划展开训练时,营部突然通知:“调整上午训练计划,指挥班跟随指挥保障连开展通信组网训练,战炮班参加战术协同考核……”
接到通知,我立即组织各班做好准备,并向值班室报备训练计划变动情况。很快,各班机动至各自任务地点,按调整后的计划参加训练或考核。
今夏驻训,这已经是上级第3次临时调整训练计划。以往,我们驻训期间几乎都是“按表上课”,很少调整训练计划。如今,情况大有不同,除了上级提出新的训练要求,遇到友邻单位训练资源可调用等情况,我们也常常自主调整训练计划。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训练理念的更新。近年来,随着练兵备战逐步走深走实,官兵们练战谋战研战的热情不断高涨。去年旅里的驻训总结会上,很多一线带兵人提出,真实的战斗不会“按计划进行”,训练计划也不能一成不变,持续优化组训方式、提高训练效能,才能练强打赢能力。
那之后,全旅掀起一场大讨论,各营连纷纷围绕优化组训方式拿出真招实策。往年驻训中,大家习惯性地将主要心思放在如何训满规定课目时长上。今年来到驻训场,我们在落实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开展“见缝插针”式的训练——友邻单位放飞无人机,我们趁机组织伪装训练,检验防护能力;工兵连展开架桥训练,我们就协调组织上下桥驾驶训练……
前不久,连队正准备组织单兵掩体构筑训练时,得知友邻部队装甲分队刚刚完成战术进攻训练。于是,我们立即联络协调,把队伍拉过去,让官兵在布满坦克履痕和弹坑的逼真战场环境中练习构筑掩体。训练结束后,我们邀请装甲分队指挥员现场讲解对抗装甲部队冲击的要点,大家听得格外专注。这种打破壁垒、共享资源的训练模式,有效拓展了官兵的能力边界。
从“按表上课”到“临机组训”,变的是施训方式,不变的是对练兵效益的追求。灵活施训不是“打乱仗”,目的在于摆脱纸面计划的束缚,最大限度利用好训练资源,让野外驻训真正成为战斗力的“拔节期”。
(本报特约通讯员韩帅整理)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