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舰炮
■王笑梦
上图中,一座奥托76毫米舰炮系统正被吊装上舰,半球形炮塔下方是平时难得一见的供弹系统。这种将火炮和供弹系统作为整体进行安装的做法,正是始于奥托76毫米舰炮。
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奥托76毫米舰炮经过不断改进升级,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火炮家族。该舰炮系统体积小、重量轻,不但能够轻松安装在大中型舰船上,还能安装在不足百吨的巡逻艇、导弹艇上。良好的适装性,得益于模块化舰炮技术的应用。
在奥托76毫米舰炮出现以前,大中口径舰炮系统的上舰安装较为复杂。大中口径舰炮系统由火炮与供弹系统组成,火炮安装在甲板上,由扬弹机、弹鼓/弹药库组成的供弹系统安装在甲板下方,且需贯穿数层甲板。这些复杂的系统在上舰安装前,先在生产厂进行陆上对接调试,然后拆解运往船厂进行上舰安装,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对接调试。整个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保证舰炮性能的稳定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欧洲率先尝试研制模块化舰炮,推出奥托76毫米舰炮等。
通过模块化设计,舰炮系统的火炮与供弹系统被组合在一起。其在生产厂完成生产和总装调试、运送到船厂进行上舰安装时,只需将舰炮系统吊装入炮位下方,通过简单的机械连接和水、电、气路连通,就可完成舰炮系统的上舰安装调试。整个工期不仅用时大幅缩短,还能保证舰炮系统技术状态的稳定性。另外,舰炮下部的供弹系统集成性较好,往往仅占据一层甲板,便于在轻型舰艇上安装。
近年来,模块化舰炮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例如,奥托76毫米舰炮的最新升级“索夫拉彭泰”型舰炮(意思是安装在甲板上的舰炮),取消了下部供弹系统,同时将自动供弹系统完全放置在炮塔内部。如此一来,舰炮安装无需穿透甲板,不仅实现“即插即用”,系统总重量还降低近40%。相应的代价仅仅是从过去下部弹鼓80发储弹缩减到内部弹鼓76发储弹。
模块化设计不仅增强了舰炮系统的紧凑性和适装性,而且使其更便于更换升级,安装改装时也无需对舰体“开膛破肚”,已经成为舰炮设计的发展方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