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民进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5-07-28 19:41:18

杨泽军

杨泽军,安徽省合肥市人。现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台研所教授、江苏省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社科院国际所研究员、南京市政府涉台咨询专家。曾长期受聘为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

杨泽军(华夏经纬图)

杨泽军(资料图)

  

  7月26日,台湾喧嚣一时的针对国民党24位民意代表及停职中的新竹市长高虹安的大罢免案终于尘埃落定完成投开票,让民进党及绿营没想到的是,计票结果,相关选区的不同意票多于同意票,罢免案全军覆没、无一通过,在野党反“恶罢”取得完胜。此一结果,可说是民进党咎由自取,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次的“大罢免”,表面看是所谓的民间团体所为,其实不然,背后就是民进党在鼓惑、支持。民进党可谓是不遗余力、不择手段,费尽心机,不惜动用行政、司法、媒体等多种资源、手段打压在野势力,设法推动罢免案成功,改变岛内“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明确要求全体党员公职人自上阵,全力推动“大罢免”过关。赖清德更是亲自上阵,声嘶力竭、卖力推动,结果却是令之大失所望、全军覆没,没有一个罢免案过关。

  这一结果并非偶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罢免案缺乏正当理由。这次民进党大力道支持、推动的罢免案可说是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据报道,罢免理由大多不涉及重大违法失德事件,而是诉诸所谓的“抗中保台”等抽象理由,一如既往地打政治牌,指责国民党民意代表“亲中卖台”,一贯的手段、调门,大搞意识形态斗争。结果是适得其反,“大罢免”引发了岛内社会的强烈不满,加剧了人们对台湾政局的担忧,被视为“完全是一场政治闹剧”,多数人对罢免的正当性存疑,许多民众将罢免视为执政者滥权的象征,而非民进党所宣扬的所谓民主监督工具。如此同时,民进党在罢免案上的极端行为,也引起民众的强烈反感。面对这次罢免案,民进党倾全力推动相挺,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而放着执政应该担负的责任却不闻不问,台北市长蒋万安痛批民进党搞罢免已经搞到疯掉,不只失去人性,而且极度冷血,面对南部风灾,不是积极关心救援,而是一推了之。灾民恳求赖清德、恳求当局派台军协助救灾,赖却要他们自己处理,要靠社区的力量,推得干干净净。此外,当局应对美关税政策不力、“普发现金”的争议等民生问题,也冲高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成为罢免案的阻力。

  民进党的“双标”也加剧了人们的反感。前几年民进党对在野党发动的罢免案,可谓是坚决抵制、全力反制。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呼吁,罢免不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指责在野党发起的罢免案“莫名其妙”“没有道理”,因此要求支持者用手中的这一票,遏止没有正当性、只为政治算计的罢免。蔡的副手赖清德也呼应罢免案莫名其妙,号召民众用选票把它终结,同时终结恶质的选举文化。言犹在耳,现如今,其自身却大力道推动莫名其妙、毫无道理的大罢免,完全是出于政治斗争需要,根本就没有正当性。民进党这种“双标”行为,自是加剧了人们的反感,拉低了罢免的高度和正当性,失败在所难免。

  更何况各位遭罢免的民意代表在自己的选区深耕多年,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是民进党一张“抗中保台”牌就能左右、就能打垮的,若无重大违法失德事项,要想罢免之也非易事,这也是“大罢免”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罢免案的惨败,对民进党的冲击巨大,原本想借此打压在野党,改变“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未能改变岛内的政治格局,相反还促进了在野党的团结合作,相信未来的民进党执政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一味靠操作“抗中保台”并不能奏效,通过这次大罢免的经历,在野党会加强合作应对民进党的打压,如果应用、操作得当,最大限度发挥在野力量的合力,将会造成民进党更大的执政压力,甚至夺取执政权也非不可能,这恐怕也是“大罢免”给在野力量带来的副产品。早知如此结果,相信赖清德、民进党会是悔不当初,何必如此劳民伤财发动这得不偿失的“大罢免”。(杨泽军 南京大学台研所教授、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黄杨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