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磁体技术实现新突破——为军用海量信息存储提供新方案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国际军事      2025-07-29 15:20:04

  分子磁体技术实现新突破——

  为军用海量信息存储提供新方案

  ■董 浩 卫怡博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已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研发出一种新型分子磁体技术。该技术使得邮票大小的存储介质可以存储传统硬盘百倍以上的数据容量。这为未来战场上的微型化、高密度信息存储系统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不过,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现代军事行动对数据存储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一架先进的侦察机单次任务可产生数TB的高清影像数据。智能化作战系统、卫星通信和无人装备的普及,更使得战场数据量远超传统存储技术的承载能力。目前,军用级固态硬盘虽具有较高可靠性,但存储密度已接近物理瓶颈,难以满足未来战争对海量数据实时存取的需求。

  此次研发的单分子磁体技术,利用单个镝基分子的磁性特性存储数据,理论存储密度可达每平方厘米3TB。如果应用于军事领域,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可以存储数百万页加密军事文件,或数万小时的高清战场监控视频。可以想象,未来单兵作战系统的存储模块会大幅缩小体积,战略级数据中心的信息承载能力将提升百倍以上。

  该技术的另一潜在军事价值,在于与量子计算的兼容性。传统硬盘依赖宏观磁性材料存储数据,而分子磁体则基于量子自旋效应,这使得它可能成为未来量子加密存储的核心载体。“存储设备即便被缴获,也难以在分子层面破解数据,这比现有的硬件加密技术更可靠。”一位专家称。

  在军事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存储技术的突破往往被低估,但它却是信息化作战的基石。未来,分子磁体技术在军事方面可能有三大应用方向。

  一是微型化战术数据终端。单兵作战系统、无人机和微型侦察机器人可搭载分子存储芯片,在极小体积内存储海量战场情报,提升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二是高密度战略级数据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卫星地面站和舰载信息系统可借助该技术,在有限空间内存储大量数据,提升战时持续作战能力。

  三是抗干扰战场信息存储。由于分子磁体不受电磁脉冲等传统电子战手段的直接影响,未来或可用于构建抗干扰的战场黑匣子,确保关键任务数据在极端环境下不丢失。

  不过,低温依赖始终是分子磁体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此前,大多数类似材料需要在接近绝对零度(-273℃)的环境下运行,难以投入实际应用。而此次研发的新型分子磁体可在-173℃的环境下稳定工作,虽然突破了之前的温度纪录,但想要真正实现实际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 AI军事指挥系统重塑现代战场

    近日,北约在爱沙尼亚边境举行“刺猬25”联合军演。其中,一套名为“雅典娜”的人工智能军事指挥系统引发外...
  • 英法宣布深化多领域防务合作

    在美欧关系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2008年以来法国总统首次访英,也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