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某旅开掘红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现地寻根开直播 源头活水入课堂
■王飞虎 李天文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刘小云
又一次授课结束了,陆军某旅“红三连”指导员孙义意犹未尽,还有再讲一堂的冲动。这是前不久,孙义在参与该旅红色历史寻根活动途中,为数百公里外的全营官兵进行微课直播后的强烈感受。
直播中,孙义化身“网络博主”在红色场馆边走边讲,在线回答战友提问,大家积极互动,课堂氛围热烈。课后,不少官兵感慨:“这种直播教育课很有参与感、代入感!”
寻根返回后,孙义将获得的资料融入课堂,在野外驻训地为官兵授课。 徐超 摄
直播教育授课是该旅开掘红色资源,激活教育课堂的新举措。今年以来,该旅为补充完善旅队历史资料,遴选优秀政治教员和视频拍摄骨干组成多个小分队,沿着单位发展脉络开展寻根活动。活动中,每个小分队及时运用寻根成果开展现地线上授课,激活教育课堂“一池春水”,引导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
孙义所在的一营前身是晋察冀军区某团,在“百团大战”中因作战勇猛果敢、连战连捷,获得“势如破竹”荣誉战旗。孙义带领的小分队深入山西、河北等地,追寻部队抗战光辉历程。在某红色场馆,听完首任团长李和辉轻伤不下火线,牺牲时年仅26岁的英雄事迹后,孙义内心深受震撼,决定采取现地直播方式,把故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讲给全营官兵听。
广泛收集史料、反复打磨讲稿、精选直播场景……经过两天精心准备,孙义以“英雄从不后退”为主题,讲了一堂20分钟的微课,引发热烈反响。干部余聪在线上留言:“没有昔日英雄的献身,哪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才能无愧于他们的牺牲奉献!”
第一次直播授课成功,孙义有了一些心得。他认为,形式只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内容要紧扣官兵关切,回应现实需求。按照这一思路,在接下来的寻根路上,孙义带着小分队查证历史资料,探寻战斗故事,以“战斗遗址讲战例”“听儿子回忆父亲抗战往事”为主题,又进行了两次直播授课,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某连张指导员也参加了寻根活动。他所在连队曾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此次寻根,张指导员走访曾在连队服役的10名参战老兵,从老兵口中证实和完善了连史记录上的诸多细节。
寻根过程中,张指导员听到最多的是老兵讲打仗的故事,感触最深的是老兵的战斗精神。一次,听老连长王振林讲述连队官兵侦察某高地与敌遭遇,大家冒着枪林弹雨冲锋的经过,张指导员激动不已,责任感油然而生: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返营后,在上级机关支持下,张指导员邀请王振林来队授课。授课当天,大礼堂里座无虚席,王振林深情讲述当年血与火的生死较量,听“打过仗的老兵”讲“打仗的故事”,官兵们热血沸腾、深受触动。
列兵潘国琦此前对训练有些畏难情绪。听完这堂课后,他主动针对短板弱项展开专攻精练,每天练习负重越野,向战友请教专业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潘国琦在营里组织的比武中取得手榴弹投远第二名。
为充分用好红色历史寻根活动成果,该旅要求各小分队在寻根过程中采集大量视频、图片、文字等素材,与全旅政治教员共享,融入教育课堂,组织官兵在课后围绕“传承先辈精神 争当打赢先锋”开展讨论辨析。
该旅机关还对素材进行筛选剪辑,区分不同主题制作宣传片,在营区大屏幕上展播,方便官兵观看学习。在红色历史和英雄故事的感召激励下,该旅官兵责任感使命感更加强烈,练兵备战状态愈发饱满昂扬。近期,该旅在野外展开实兵对抗训练,官兵们灵活运用战术战法应对各种特情,没有人叫苦喊累。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