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机关干部的“三个半小时”
■卢红民 王正书
在基层,官兵们常说的“三个半小时”是指“听半小时广播、看半小时新闻、读半小时报纸”。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机关干部景元钦也有自己的“三个半小时”:午饭后半小时办理业务、晚饭后半小时谈心和晚上半小时学习。
去年,景元钦从基层指导员岗位调到机关任干事,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官兵,他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大家的需求。
“申请结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我们哨所晾衣房有一半被山体挡住晒不到太阳,能否重新选址”……对官兵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否属于自己的业务范畴,景元钦都如实记录,再反馈给相应业务科室。其中一条建议,引起了他的关注:机关能否在午饭后增加办公时间?
经过进一步了解,景元钦得知,仓库部分点位距机关较远,往返交通不便,再加上工作训练任务繁重,官兵们常常午饭后才有时间前来办理业务,这样一来就错过了机关办公时间。
基层有所呼,机关立即办。在征得仓库领导同意后,景元钦决定午饭后拿出半小时办理业务,方便基层官兵。为避免战友等待时间过长,他还给基层留下电话方便大家提前预约,并与各分队约定,如有技能鉴定、证件申领等需要集中办理的业务,可以安排专人统一代办。
“如今有了这半小时,办理业务方便多了!”战士小郭办完申领住房公积金手续后深有感触地说。
随着办理业务越来越多,景元钦发现,部分官兵训练任务重或怕给组织添麻烦,对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常常憋着不说,累积了不少矛盾。景元钦决定晚饭后拿出半小时和战士们谈心交心。
一天晚上,景元钦注意到战士黄永胜有些心不在焉,立即上前询问。原来,黄永胜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因他参加上级集训,没能赶上报名。后来得知补报程序比较繁琐,担心会给机关增加工作量,所以他一直憋在心里,不好开口。
了解情况后,景元钦当即向领导请示汇报,并组织有类似情况的官兵填写表格、提报材料。他加班加点与上级机关进行沟通协调,终于在截止时间前完成了补报,黄永胜的儿子顺利入学。
“如果我对相关政策了然于胸,为官兵服务效率会更高。”事后复盘,景元钦产生了“本领恐慌”。为此,他决定每晚抽出半小时学习业务知识。
仓库党委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开办“联勤夜校”、设置图书角等形式,帮助机关人员学习有关政策规定,还会根据大家的需要,邀请专家授课辅导、答疑解惑。
在景元钦的影响带动下,一些机关干部在努力增强业务本领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为兵服务水平。某保障队新增了伙食点,官兵不再“吃饭10分钟、走路半小时”;某分队翻新了塑胶跑道,官兵减少了训练伤;快递统一送到指定接收区,官兵再不用到几公里外的镇上去取……这些暖心举措,都是机关主动靠前,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的见证。
“机关用心服务,让我们有更多时间投入战斗力建设。”前几天,战士小张在仓库举办的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他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景元钦。备赛期间,由于每天忙于训练,小张没有多少时间用于办理家属随军就业手续。得益于景元钦的政策讲解和午间办公,他很快办理完材料递交等事项,没有了后顾之忧。
听到战友的好消息,景元钦感到欣喜:“你们取得好成绩,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作者:卢红民 王正书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