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与时代同步伐、与民族同命运?
是谁,与大陆青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是谁,以行动奔走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一线,共塑两岸融合发展的“同心圆”?
海峡难隔鸿雁,岁月不改人心。2025年8月5日,由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福州市政协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全力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动——2025“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活动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举行。台湾政党代表、台湾青年学子和在闽创业就业台青,与省、市政协青年委员、专家学者等嘉宾齐聚一堂,讲述政治协商民主下两岸融合发展的动人故事。福建省政协主席滕佳材,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符之冠,统一联盟党首任主席、台湾《观察》杂志社发行人纪欣等出席活动。
纪欣在致辞中表示,我们所期待的和平统一和“两制” 台湾方案,无不需要“民主协商”。台湾青年是两岸的希望和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台湾青年“走进政协”,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理解与意见,并将其传播出去,为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贡献自己的心力。
阮诗玮表示,青年作为两岸融合发展与协商民主的参与者、亲历者,应成为破除交流合作障碍的关键力量、塑造祖国统一大势的最大增量。希望台湾青年的真实体验、真诚思考和真情分享,让更多岛内民众了解祖国大陆的真实情况。两岸青年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携手书写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青春华章。
郭宁宁表示,两岸融合、福州先行,我们正加快打造福马同城生活圈、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力推动榕台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情感融合、全域融合。本次活动是一场两岸青年心灵契合的双向奔赴,希望大家在相知相亲、同心同行、互学互鉴中增进相互了解、拉紧情感纽带,带动更多台胞台青来福建福州追梦筑梦圆梦,携手把有福之州、温暖榕城建设得更加美好,共同打造第一幸福家园。
01
“政协故事”台青说
“两岸一家亲”的情感共鸣
“在我们一家人看来,去台湾是探亲,回福州才是家。”在台上颇为感慨地说这话的,是生长于台湾新北市、来福州已有十年之久的“福州女婿”林杰民。
作为“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的老朋友,去年8月,他向大家分享了他在闽台乡建乡创中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今年重回故地,他又有了新感受要向大家分享
“这一年来,福建省政协、福州市政协多次开展专题协商,为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建言献策。作为投身其中的台青,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更是未来持续的建设者。”林杰民说,他始终相信,只要两岸同胞持续增进沟通、深化理解,彼此的心一定会越走越近。
与政协结缘6年之久的台胞林君盈,近年来在福州高新区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创业热土上,做起了两岸青年交流的“红娘”和台湾青年筑梦高新区的“引路人”。这期间,也没少参与政协活动,和政协委员们打交道。
“政协委员带着民众的心声和诉求,从教育到科技,从生态到民生,每一个提案都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让我看到政协制度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强大力量。”林君盈说,她满怀期待在政协这个平台上,两岸青年能携手共进,为两岸美好未来添砖加瓦。
年轻的台湾姑娘许真真,来福州虽仅四年,却直称自己“在福州的志愿服务中找到了归属”。在台上,她与大家共同分享了两年前的一段温馨回忆——她加入了“桂溪社区台胞志愿者服务队”,在环保小事中感受到独属于福州这座城市的温度。
“随着参与的深入,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志愿服务更加顺畅、高效。在国家政策鼓励和福州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推动成立‘福台志愿服务中心’。”许真真说,她有一个心愿,希望在未来,志愿服务会成为两岸同胞同心共情的桥梁纽带,让“志愿之花”,开遍海峡两岸。
用镜头讲述福州故事的“90后”台湾女孩、短视频账号“老夫子一人一狗游福州”主理人陈筱婷,平日里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今天在台上也是如此。
2022年,与活动结缘的陈筱婷在福州市政协委员池小霞的带领下,走街串巷,探访鱼丸、线面等各色福州美食的非遗技艺。后来,这些美食都“住”进了她的短视频里,不少台湾网友留言:“原来福州这么精彩!”
这两年,陈筱婷获邀参与了不少政协相关活动。“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政协不是遥远的‘政治名词’。”陈筱婷说,“记得,一场会上,大家讨论了台胞权益保障问题,后来,我们在闽创业的流程真的得到了简化。这种‘说了有人听,听了有行动’的制度,也让我感受到作为台胞被重视的温暖。”
四名在各自赛道上“活出精彩”的台青,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精彩、引人思考的“政协故事”。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在这片热土上努力奋进,逐梦向阳。
02
“协商民主”办实事
打造福州和马祖“同城生活圈”
打造福州和马祖“同城生活圈”,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的重要举措。
今年5月,福州发布《福州打造福马“同城生活圈”先行先试第二批政策》,加速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
从马祖福澳码头到福州新家,“下了船就有公交车”;“福马同城通卡”,公交、地铁随便坐,更有十几个景点可以免费或者优惠参观;马祖在榕乡亲背靠福马产业园的好政策,“赚了点小钱”,生活越来越有滋味……活动现场,一场笑泪俱全、活灵活现的情景剧《乔迁之喜》,将福马“同城生活圈”的“好处”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展现了不少台胞真正因此得实惠、见真情。
(情景剧《乔迁之喜》)
今年,还有一位与马祖缘分甚深的台胞魏文也来到了现场。魏文的爷爷是福州人,奶奶出生在一水之隔的马祖。一年高中假期,魏文回到福州探亲,结识了本地姑娘林文,两人一见钟情,也让魏文在此后把事业发展中心转移到了福州。
在他看来,福马“同城生活圈”,不仅仅是交通、政策的便利,更是两岸青年共创未来的精彩舞台。加快打造福州和马祖“同城生活圈”,既立足台胞需求,又发挥政策优势,对两岸融合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03
奋斗吧!青春
两岸青年并肩携手向未来
“80岁的台胞老夫妻,皱纹里都淌着泪,找到祖宅时,站在门口却笑得像是个孩子,这画面,是我们台海记者要追的‘新闻’,也是我身为一名政协委员为两岸融合履职要守的‘初心’。”
活动现场,十三届福建省政协委员、资深媒体人艾珂竹将自己10余年为两岸新闻交流奔走的经历娓娓道来,更着重分享了她将政协委员履职与本职工作结合而打造的节目《艾在归途》——纪录片里,讲述了十个真实的寻亲寻根故事。最早,“台胞寻亲平台”的构想,便是先在福建省政协全会提出提案。
“当委员提案从田野走向会场,再走向生活,当老兵口中的‘归途’成为荧屏中的‘归途’,两岸中国人共同书写的,不仅是血缘亲情的重逢,更是对一个未来共同家园的笃定奔赴。”十二届福建省政协委员、资深媒体人成杨对艾珂竹将媒体人的职业敏感与政协委员的履职责任结合的做法表示肯定。节目播出后的2000余条寻亲留言,也印证着两岸亲情力量与民心始终相通,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坚韧根基。
从事乡建乡创工作长达十年的台胞投资者王怡雯,用“理解”“实践”和“共识”三个词,诠释她对“协商民主”的体会。
2023年,她来到闽清三溪乡,与基层干部、村民围坐讨论百年油坊改造、游客中心选址等溪源村的未来。“村里怎么建,村民说了算。”王怡雯说,这是她一向遵循的协商民主精神,“毕竟,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在乡建乡创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我们台青不仅是两岸融合的参与者,更是协商民主实践的推动者和受益者。这不仅是制度优势的彰显,更是对‘两岸一家亲’理念最生动的诠释。”王怡雯笑着说。
“她的‘理解-实践-共识’路径,实际上是将‘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理念转化为共同振兴乡村的具体行动。”十二届福建省政协委员、活动点评嘉宾成杨为王怡雯竖起了大拇指。
特别的,在今天的活动现场,华侨大学台湾教师张立齐对两个月前被民进党当局“绿色恐怖迫害”,亲身体验到所谓“民主典范”下台湾当局权力的傲慢。由此,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好的民主?
2013年,张立齐赴北大求学,多次参与、观摩民主党派组织的政协委员调研工作,和老百姓深入交流,全面了解情况。好的制度凝聚人心,短短 40年间,宁德时代“1秒1颗电芯”的中国速度、敦煌光热电站“万镜追日”的能源革命、酒泉戈壁上“独步全球”的航天技术……祖国大陆创造了诸多奇迹。张立齐坚信,只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两岸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只有好的制度才能这样最大化地凝聚人心。”听完张立齐的故事,成杨说,不论是艾珂竹委员所体现的凝聚亲情力量的努力,还是怡雯凝聚村民共识凝聚台青智慧的感慨,还是张立齐对大陆民主制度凝聚人心的感怀,“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这“四个凝聚”,都是新时代政协组织的使命担当。
从台青的“我与我的政协故事”讲述,到福马“同城生活圈”的实景演绎,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度解读,这场活动不仅是两岸青年的情感共鸣场,更是大陆政治协商制度“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呈证。
随着活动接近尾声,熟悉的歌曲《奋斗吧!青春》又一次在舞台唱响。激昂的乐声里,大家笑容洋溢,共同期盼两岸交流走深走实、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美好未来,谱写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