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8·23”重启核三“公投”将近,能源议题备受关注,日前台风“丹娜丝”也吹出光电板问题。桃园市长张善政8月20日强调,台湾能源政策隐忧重重,亟须重新思考。除了桃园将全面禁止在山坡地、敏感区与抗争区设置光电板之外,也呼吁台当局拟定完整战略,否则错误能源政策,必然导致台湾实力衰败。
张善政在脸书发文表示,近来台风接连侵袭台湾,造成大规模光电板受损。光电板断裂掀飞、布满海岸,画面怵目惊心。原先象征绿能的光电板,在强台下成了潜在的风险,凸显台当局能源政策忽视台湾地区台风频繁的现实。
张善政表示,面对挑战,桃园开始思考能发挥的角色,率先检讨太阳能电厂的设置标准及能源议题,并于上周召开“再生能源及储能设备发展策略”专家会议。会中专家建议桃园市政府,建立县市的太阳能建置指引,为光电发展设下门槛与安全机制。
张善政强调,桃园市政府立场非常明确,山坡地、敏感区与抗争区全面禁止,仅支持屋顶型及有限度地面型案场,并要求台风季固定强化。至于大规模设置,原则上不支持,若有相关计划,必须经过更严格审查,避免造成另一场环境灾难。
张善政说,桃园既是全台电力供应的核心,也是承担环境风险的前线。2024年桃园用的电量达到295亿度,其中六成以上供应工业需求。发电量则达456亿度,自给率超过150%。桃园发出的电,远远超过市民与产业的需要。能源结构方面,桃园发电主要依赖大潭电厂,单一电厂就占全市八成发电量,市内加上邻近的火力发电厂,每年会排放近1900公吨氮氧化物,对空气质量与市民生活造成冲击,凸显现有能源政策与环境永续的矛盾。
张善政表示,随着AI产业推动,预估台湾地区2028年的用电需求将再增200万千瓦,对发电、输电系统造成愈来愈大的压力。尽管白天时光电可供应近四分之一电力,但在夜间,电力缺口只能靠燃气补足,极端高温或机组跳脱时,缺电风险立刻升高。遑论未来趸购制度退场后,光电成本将比平均电价高出1.4倍,发展恐难延续。
“再生能源必然是未来,但不能仅靠补贴,更需要市场机制与技术创新,如智慧储能、小型水力、虚拟电厂等等,才能兼顾稳定供电与减碳。”张善政表示,这些解方桃园都已经在做,但县市的努力无法解决能源配比失衡的结构性问题。
张善政强调,自己并非危言耸听,错误的能源政策,必然导致台湾实力的衰败。当关税挑战与AI高耗能需求同时来袭,他要再次呼吁台当局,能源政策必须兼顾稳定供电、环境永续与产业需求。台湾不需要片面的补贴,而是一套面对未来十年、二十年挑战的完整能源战略。唯有务实检讨政策、拓展能源选项,台湾才有实力在变化诡谲的情势中走得更长远、更稳健。(来源: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