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士官学校组织强军故事会——
礼赞奋斗者
■杨洁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倪帅
日前,一场“奋斗者说”强军故事会在海军士官学校举行,来自不同岗位的官兵依次上台,深情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
“我们采取‘故事讲述+情境演绎’相融合的模式,生动呈现奋斗者的精神品质。让官兵在听故事的同时,感悟故事中蕴含的精神内核。”该校领导介绍,每名讲述者分享故事后,都有一个与讲述主题相呼应的文艺节目,让故事通过艺术诠释得到情感延伸。
为办好这次活动,他们前期深入基层挖掘官兵奋斗故事。在征集过程中,既注重故事的代表性,又聚焦故事的感染力,最终确定5名官兵上台讲述。
教员杨冰,是学校组建的首个科研专班组成员之一。他为大家讲述了一段充满挑战的竞赛历程。“当时,质疑声从未间断。很多人直言不讳,你们一没经验,二没技术,能行吗?面对质疑,我们更加斗志昂扬。那段日子,每天8小时‘漂’在海上成了家常便饭,几乎每个人都晒脱了两层皮……”
杨冰边讲述边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张照片:一艘被巨浪包围的小艇。“我们的‘脊梁号’排水量仅3吨,要在复杂多变的海况中驾驭它,难度可想而知。但我们心里清楚,只有在极限条件下摔打锤炼,才能练就真本领。”艰苦的训练让杨冰和战友们的技术日益精湛。最终,他们不仅成功走向了赛场,更取得了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会场灯光流转,男声独唱《祖国不会忘记》的歌声响起。深情浑厚的歌声,唱出了在强军事业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官兵心声。
“大家是否知道,我们学校还有一艘能航行的退役交通艇?”艇员张君蒙的开场白瞬间吸引了全场官兵的注意。作为首批艇员和负责人,他深情讲述了6年来的艇上生活。
“最刻骨铭心的是几年前那场特大洪水。当时断水断电,烈日下的甲板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舱内闷热如蒸笼……就这样坚守了一个多月,我们圆满完成了防汛任务。”
“作为教员,我们要上好每一堂课,培养好每一名学员!”教员汤晓迪的开场白掷地有声。他分享了一段教学中的难忘经历。“几年前一场教学竞赛,我们团队成绩很不理想……”
“竞赛结果就是课堂质量的镜子。”汤晓迪坦言这次惨败让他们陷入反思: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重大演训成果应该融入课堂。
从那以后,团队下部队、奔一线、访院所,大量特情案例、一手战场数据被他们带了回来。经过反复研究,他们探索出全新的专题化教学方法,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在后续多个教学竞赛中他们捷报频传,团队逐渐找回了自信。
“展望未来,我们将更加坚定地践行为战育人的使命职责。”汤晓迪讲述完,群舞节目《战争就在下一秒》登场。灯光下,表演者以充满力量的肢体语言,生动演绎了“时刻准备战斗”的姿态。观众曹丽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年轻教员,扎根三尺讲台、培养打赢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活动尾声,讲述者和节目表演者共同走上舞台,面向官兵庄严敬礼,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献给奋斗者的礼赞。
作者:杨洁 倪帅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