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迭部县军地着力破解民族地区民兵“编建难”
政策作支撑 编建有保障
本报讯 王云山报道:“部长,这次民兵训练请多分给我们几个名额!”“张参谋,我是名退役军人,我申请参加这次民兵训练!”日前,甘肃省迭部县组织民兵专业训练的通知刚下发,县人武部领导和机关人员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县人武部领导告诉笔者,这一喜人局面,得益于“红色铸魂+政策激励”双轮驱动机制的实施。该机制破解了民族地区民兵“编建难”问题,大大提升国防动员质效。
迭部县人口数量少,县域内生活着藏、汉、回、蒙等17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比超过70%。过去,受人口基数小、游牧民居多和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适龄人员参加民兵组织积极性相对偏低。对此,该县军地深入调研、反复论证,逐步探索走出一条“红色铸魂+政策激励”双轮驱动的编建之路。
迭部是一片红色热土。85年前,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留下腊子口战役、俄界会议等一批红色遗迹。县人武部联合当地宣传、文旅等部门,依托腊子口战役遗址等场所,常态开展沉浸式革命传统教育;创新实施“八进”活动,推动红色基因和国防教育进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寺院、家庭、网络,实现社会生活各领域全覆盖。一场场深入人心的红色铸魂宣讲与体验,在适龄人员心中播下崇军尚武的种子。旺藏镇青年尼扎西告诉笔者:“每次听完红军在迭部的故事都让我热血沸腾,我强烈要求加入民兵组织,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实践中,该县军地领导深刻认识到,仅有思想感召远远不够,还必须解决好入队民兵的后顾之忧和现实需求。为此,他们整合运用各项激励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开展“优秀民兵”评选表彰活动,对入选民兵大力宣传、隆重表彰;建立民兵训练档案,将参训表现与个人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推行“优先培养”机制,将优秀民兵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库;对编兵多的非公企业,给予荣誉表彰的同时,落实适当的经济补助等。
政策作支撑,编建有保障。一系列务实举措的落地,让民兵感受到“政治上有荣誉、发展上有奔头、经济上有补偿”。今年民兵整组时,报名人数超出计划指标33%,退役军人比例提升至37%。7月下旬,迭部县举行第十届腊子口红色文化旅游艺术周,面对骤增的安保压力,县人武部紧急抽调50名基干民兵配合公安干警,完成大规模人流疏导、车辆导调和重点区域安全警戒等多项任务。出色的表现,受到县领导充分肯定。
目前,该县正在筹划设立“民兵专项奖励基金”,进一步完善“荣誉+物质”双重激励机制,让“当民兵光荣、强国防有为”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