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的守山之诺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8-27 15:25:57

  老兵的守山之诺

  ■周睿辰 秦梦欢

  清晨,阳光穿透薄雾,南陲深山哨楼上,某部某台站二级上士郑智磊目光如炬,注视着连绵群山。

  守山12年,迎接绚烂的朝阳、拥抱温暖的夕阳。与阳光为伴,是老兵郑智磊坚守的青春中一道难忘的风景线。

  半个多世纪之前,一群通信兵来到这里,建台站、挖坑道、架天线,一茬茬官兵在山间栽种广玉兰。时至今日,一株株广玉兰在台站四周扎根,亭亭如盖。官兵们守望台站的身姿,也如一株株挺拔的广玉兰。

  那年,还是新兵的郑智磊,下连来到这里。那时台站条件艰苦,他和战友巡逻任务繁重,一条条山脊留下他们跋涉的足迹。

  当时的老班长王蒙,已在山上驻守16年。恰逢设备整修,王蒙经常带着郑智磊一头扎进深山,维护坑道、检修天线,连续奋战半个月,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那天清晨,郑智磊在床头发现王蒙写给他的亲笔信:“我即将脱下军装,请你替我守山,更要守好一颗坚守的心。”

  离队前夕,王蒙带着郑智磊来到一株广玉兰幼苗前,含泪道:“我走了,这棵树还在,它陪着你一起守山,你要替我照顾好它。”

  一诺千金。郑智磊更加爱护这株广玉兰,一有空闲时间,常会搬来一把椅子,在广玉兰下撰写戍边日记。这是他践诺的见证,更是一名战士对这座大山的深情告白。

  “照顾好树,守好山。”在郑智磊看来,这是一代代官兵的使命传承,也是他们之间的默契约定。

  守山生活不易,物资采购困难。营门前的一畦菜地,成了台站自给自足的来源。“花椰菜寓意团结一致,芹菜代表勤劳奋进……”郑智磊带人试种绿叶菜,每次看到菜园迎来大丰收,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台站驻地海拔不算高,但地势陡峭,每到梅雨季节,坑道内积水。官兵加固天线、清理污水、排除各种险情,以实际行动践行誓言。

  2019年,郑智磊报名参加上级比武。他清理山坡、自截木桩、牵引天线,开辟出一处训练场每天加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许多个日夜的训练拼搏,他为台站夺得一块奖牌。

  “以台为家,以苦为乐。”在台站荣誉室内,墙上记录着这样一条站训。上等兵李喆是郑智磊带的第21个兵,他也跟着师傅一起写日记:“台站是家,这里的战友就是亲人。”

  郑智磊的妻子吴鸾是一名小学教师,每逢寒暑假,吴鸾都会带着女儿来队探亲。探亲的日子,吴鸾到炊事班做拿手菜,自费为战友购买物资,她总是笑着说:“这里比我们家更像家。”

  今年春节,吴鸾又一次带女儿来探亲,一路颠簸让年幼女儿哭闹不止。可刚到台站驻地,女儿就安静了,晶亮的眼睛好奇地望着周围的草木山石。

  今年初,一群守山老兵相约再回台站。回到他们曾经战斗的地方,老兵激动不已。郑智磊带他们参观营房和坑道,介绍台站的发展变化。

  临行前,老兵送给老单位一幅油画,画中朝阳照在驻地特有的石林上,石林仿佛战士矗立山间,守望着台站。

  “浮沉浪似人潮,怎会没有思念,说不出再见……”这是郑智磊写在戍边日记扉页的歌词。合上笔记本,他憧憬着有一天,这本日记被后来战友阅读的场景,心中满是暖意。

  今年,郑智磊即将退伍,离开自己坚守的台站。离别将近,他心中充满不舍。那天,他带着李喆在那株老班长栽种的广玉兰前,埋下装着日记本的铁盒。随后,两人又一起栽种了一株属于他俩的“师徒树”。

  “照顾好树,守好山。”这是郑智磊和李喆的默契相约。在郑智磊心里,这株广玉兰将以另一种方式替他守望大山,践行他的守山之诺。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