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奇制胜需要想象力
■曾梓煌
前不久,一则新闻引起笔者思考。在某合成营,营长的保密电脑中保留着两份方案:一份是常规的作战方案,另一份方案则留出大片空白。该营长说,“留白”的部分,既可以对现实作战力量进行分类推演,也可以充分展开对未来战场的畅想。
留白,是中国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的是有意留下空白,留出想象空间。引申到思维领域,留白则多指防止认知固化、保持思想活跃的一种方式。
毛泽东同志曾说:“共产党打仗,没有什么老样。”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考卷”,历来强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胜人一筹?对一线指战员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打破思维定式。
百团大战榆辽战役打响后,面对日军构筑的坚固碉堡,我军进攻连连受阻。一天夜里,指挥员赵章成辗转反侧,突然想起家乡炒辣椒时很是熏呛难耐,便组织官兵将炮弹里的炸药倒出一部分,换成辣椒面,特制了20发“辣椒面炮弹”。当炮弹落入敌阵,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碉堡,涕泪横流的敌军不得不逃出工事,成了我军的活靶子。
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新创造,才能辟出别具一格的制胜路径。而想象力丰富的指挥员,往往能察人所难察、想人所未想,跳出所谓的普遍共识、通用规则、标准答案,灵活用兵、出奇制胜。
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挥师晋东,指挥打响七亘村伏击战。首战告捷后,我军本应迅速撤离,另寻良机。刘伯承却分析,日军“用兵教条”,很容易误判我军不会二次设伏。深思熟虑之后,刘伯承对“用兵之法,贵在不复”的兵家常理反其道而行之,最终创造了连环伏击战的战场传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细数我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创新战法,无论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还是车轮战、蜂窝战、推磨战,无不凝结着广大军民的智慧,也印证了想象力就是创造力、战斗力这个深刻道理。
如今,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加速演进,作战形态和作战样式不断推陈出新,“智”的内涵更加丰富,“谋”的成分更加凸显,也为出奇制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要深刻洞察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想敢干、敢闯敢试,不为条条框框所限、不被前人经验所缚,以丰富的想象力思奇谋用良策,创造更多战场胜绩。这不仅仅是各级指挥员的肩上之责,也是普通一兵的分内之事。
作者:曾梓煌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