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澎湃 向海图强
■曹明川 本报记者 钱晓虎
阔步前行,青春激扬。看!身着“浪花白”的海军方队如奋进的铁流,气势浩荡奔涌而来。
海军方队是此次阅兵中队员平均年龄最小、入伍时间最短、军校学员最多的方队,被称为青春方队。
身着“浪花白”的海军方队,从开国大典一路走来,如奔腾不息的波涛,洋溢着青春气息、孕育着强军希望。此刻,他们高擎海军军旗,身姿笔挺、呼号嘹亮,昂首阔步向前进。
“红色,是海军军旗的底色,更是海军方队官兵的精神底色。”方队队员王思博对红色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来自一支英雄部队——海军某部。该部队前身为苏中军区海防团,在新四军领导的抗日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如今,服役于这支海防一线部队,他对单位的抗战历史、英雄人物如数家珍。阅兵任务中,他和战友们约定:“要争做抗战精神传承者,将弘扬抗战精神化作完成阅兵任务的实际行动,化作守护海疆、守护万家灯火的不竭动力。”
方队官兵不会忘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第二年的2月,日军占领威海卫,刘公岛上仅存的济远、镇东等10舰,也被日军掳走。这段悲怆的历史,成为国人记忆中永远的痛。
历史一再证明,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1949年4月23日,伴随着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隆隆炮声,人民海军第一支部队、东部战区海军前身——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
76载劈波斩浪、76载红旗漫卷,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先后经历了1300多次战斗考验,创造了“小船打大舰”“海上拼刺刀”等一系列光辉战绩,逐步成为五大兵种齐全的战略性军种。
此刻,未来的海军军官和年轻的水兵,正以整齐有力的步伐走上敬礼线,他们目光炯炯有神,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他们接过抗战先烈们手中的钢枪,红色血脉在身体里流淌。他们是人民海军的代表队、未来战场的生力军。
“向右——看!”随着高亢嘹亮的口令,方队队员神情坚毅,眼神齐刷刷地望向天安门城楼,这是官兵们梦想过无数次的场景,这一幕承载着无上荣光。他们向党和人民庄重宣誓:人民海军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新时代使命任务,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有信心、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训练期间,海军方队为部分队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我志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铿锵有力的青春誓言在阅兵集训点回响,血脉的传承在这一刻具象化。“参加阅兵,深感荣光,能够在阅兵集训点宣誓入党,更是值得一辈子珍藏的记忆。”队员李启东激动地说,“一次受阅、青春无悔、一生荣光,将来我们会带着这份荣耀走向一线战位,走向远海大洋。”
雄壮的阅兵进行曲中,海军方队正步前行、威武昂扬。此刻,他们正在军队统帅的目光中、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通过天安门广场。
能够再次接受检阅,方队队员何博威感慨颇深,他来自海军某部,曾经代表海军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
“我们这代人何其有幸,赶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和世界一流海军的时代洪流,能够成为人民海军一员,为海军建设贡献力量,这辈子值了!”何博威在阅兵日记中这样写道。
作为深耕在海防一线多年的水兵,他不仅是“人民海军忠于党,舰行万里不迷航”的践行者,更是人民海军劈波斩浪、跨越发展的见证者,从他的话语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海军官兵的赤胆忠心、大国海军的昂扬自信。
向海图强,今天的人民海军正以整体性革命性重塑的最新面貌,加快推进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战略转型的壮阔征程。海军方队代表奋战在大洋深处的海军官兵,向党和人民报告:不负重托,牢记使命,一往无前,建功深蓝。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