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凌云 加速奋飞
■李洋洋 本报记者 李 岩 张 新
看!他们来了!踏着雄壮的分列式进行曲,伴着人民群众的欢呼声,空军方队如同一道“蓝色长城”稳步走来。这是一个经略空天的军种,深蓝的军装,是天空守护者鲜明的“肤色”。
空军是人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9年正式成立至今,人民空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今天,这支英雄的队伍以昂扬的姿态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空军的崭新风貌。
再次接受统帅检阅,方队队员牟泓心中涌动着自豪与激动,他牢记去年习主席视察空降兵军时的殷切嘱托:“要用好红色资源优势,教育引导官兵把光荣传统弘扬好,争做新时代英雄传人。”
此时此刻,威武雄壮的蓝色方阵,正用铿锵的步伐向世人宣告——英雄代代有传人!
千里之外的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方队队员吉家坤的家人们正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
吉家坤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后人,一家三代从军。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吉家坤大学毕业后毅然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空降兵。
吉家坤的故事,是人民空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缩影。人民空军的成长壮大,离不开革命先辈倾注的热血、智慧与汗水。如今,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空军官兵的血脉中延续,化作守护祖国蓝天的坚定信念。
方队队员胡冰豪来自“黄麻起义红三连”。作为空军战斗序列中成立最早的红军连队,三连参加了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等战役。这次参加阅兵,他对伟大抗战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传承历史不仅是讲好故事,更要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接过先辈手中的钢枪!”
官兵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目光如炬,英姿飒爽。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受阅者,更是历史的传承者和未来的开拓者。
“向右——看!”作为空军方队擎旗手,毛昀心中无比激动。圆梦阅兵场,每一次举起空军军旗,他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重量。毛昀说:“这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使命的传承。”
天安门前的短短128步,空军方队用时66秒。人民军队翱翔蓝天的梦想,已走过百年——
1924年,我党选派党员到孙中山创办的航校学习;1930年,鄂豫皖根据地赤卫队缴获的“列宁号”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1940年,一份名为《建设中国红色空军计划》的蓝图在抗战的烽火中诞生;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1949年,人民空军正式成立;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空军凭着“空中拼刺刀”精神,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仰望长空,方队队员郭超心中涌起无限豪情。作为一名有着近400次跳伞经历的“老伞兵”,他亲历了从“运-5”到“运-20”的跨越,见证了人民空军的发展壮大。
每次亮相,人民空军都有新成果、新面貌、新发展。随着以歼-20、运-20为代表的新机型批量入列,以无人作战、特种作战为代表的新域新质力量加速生成,人民空军“拳更硬”“腿更长”“剑更利”。
同一片天空,不同的任务,相同的使命。在空军方队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的同时,更多的空军将士正奋战在练兵备战一线。队员陈洋所在连队,正在荒漠中组织防空分队空地合练;队员陈帅齐所在的航空兵部队,正在开展高难度海上飞行训练;队员周海博的战友们,正在千米高空进行重装空投训练……
80余年前,人民军队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空军力量,侵略者的战机曾在祖国的天空肆虐。80多年后,人民空军正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军目标加速奋飞。
空军方队用最昂扬的姿态和精神面貌告慰抗战英烈——曾经“有空无防”的屈辱历史已然过去。一缕缕彩烟,无法绘出今日中国之绚丽缤纷、蒸蒸日上。一道道航迹,难以道尽今日人民空军之关山飞渡、征途如虹。
此时此刻,长空之下,人们沐浴着和平的阳光,纪念抗战的伟大胜利。长空之上,人民空军定将不负重托,向着胜利,振翅奋飞。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