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掌风云 密织天网
■嘉 言 本报记者 彭冰洁
钢枪在手、呼号震天,步履铿锵、气贯长虹。
在两位领队带领下,网络空间部队方队威武走来,一个个身影英姿勃发,一队队排面整齐划一。
2024年4月19日,网络空间部队作为一支全新的战略兵种正式成立。此次阅兵,这支诞生于数字浪潮之巅、鏖战于无形战场的高技术部队,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方队官兵平均年龄24岁,高学历是他们的鲜明特征。
“向右——看!”口令浑厚有力、直穿云霄。“一——二——”洪亮的呼号声响彻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前,一级上士程树嘉紧握旗杆,目光如炬、动作刚劲。紧随其后,受阅官兵整齐列队,数百人的方队浑然一体、宛如一人。
“能够作为网络空间部队方队的一员,和战友们在天安门广场受阅,我感到无比光荣。”程树嘉曾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时隔6年,程树嘉以网络空间部队方队旗手的身份再次受阅。
“手擎军旗率先亮相,必须时刻保持良好姿态,展示出我们网络空间部队的风采。”从走上训练场的第一天,程树嘉就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必须“出场即震撼、亮相即精彩”。
今年“八一”前夕,习主席签署命令,发布4支兵种军旗旗面样式。也是那一天,程树嘉代表网络空间部队方队第一次拿到属于方队的兵种旗。反复抚摸军旗旗面,他感觉“手中这面旗变得更重了”。
“这面崭新的军旗背后,是我们这个兵种光辉厚重的历史。”程树嘉说,革命战争年代,这支部队的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以党的旗帜为旗帜,献身使命、攀登不止、屡建奇功、奉献无悔,树立起一座忠诚使命的无字丰碑。
改革强军的时代洪流中,英雄的部队加钢淬火;云谲波诡的世界变局中,新型战略兵种应运而生。穿梭在神秘的网络空间,拼杀在隐匿的数字巅峰,网络空间部队官兵将一字一符汇成千军万马,于方寸之间筑起钢铁长城,用信息洪流织就恢弘天网。
坚毅的脸庞、挺拔的身姿、铿锵的步伐……方队之中,来自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的学员周玟龙神情格外专注。
从实验室里的“科研新星”到阅兵场上的受阅队员,周玟龙前行的每一步,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做一件事情就要追求极致,这种精神,在科研和阅兵上是相通的。”周玟龙说。
“一群人干一件事,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阅兵场,我们始终怀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阳光下,周玟龙的眼睛格外明亮。他的身后,一张张脸庞同样年轻而坚毅。
智掌风云出神兵,经天纬地瞰长空。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正把自己的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
天安门广场上,受阅队员王紫竹正步行进,步伐坚定而豪迈。看到这一幕,阅兵场下的中队长胡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6年前,胡扬曾和战友们迈着同样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作为一名教员,他将自身的阅兵经历作为课堂教学的生动教材,影响和激励了一批批学员勤学苦练、建功军营。今年,王紫竹等20余名来自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的学员在他的带领下走上阅兵场。
6年后,胡扬的岗位从台前转到幕后,他与教练员们用所学所思创新训练方法、加强服务保障,确保方队始终保持高昂的训练动力和战斗士气。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虽然不能上场,也要为集体荣誉发光发热。”胡扬说,“担当作为,无私奉献”是网络空间部队官兵共同的精神底色。
战歌嘹亮,旗帜高扬,汇聚起网络空间部队官兵共同的心声:承载光荣使命,焕发强军风采,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向着伟大复兴前进!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