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卫士 纵横战场
■胡 迪 本报记者 孙兴维 石 宇
战车轰鸣,气势如虹。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由轻型抢修车、拆装修理车、机电检测维修车及轮式装备抢救抢修车组成的装备保障方队隆隆驶来,有力展示着我军装备保障战线“平时保战备,战时保胜利”的强军担当。
此次受阅,装备保障方队由陆军某旅组建而成。这支先后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部队,在炮火的淬炼中始终保持冲锋姿态,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先后被授予24面荣誉战旗。
数十载风雨兼程,谱写出气壮山河的强军篇章;新时代使命在肩,屹立起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回望抗战时期,面对敌我装备的巨大差距,我军将士从未退缩。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人民军队创造性地开展装备保障工作——敌后根据地一座座地下兵工厂的建立,运输线上一条条秘密通道的开辟,这些创新性的装备保障方式,不仅支撑起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更为军事装备保障现代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是一支流淌着英雄血脉、镌刻着不朽功勋的部队。装备保障方队受阅官兵带着豪迈、带着自信,从历史的荣光中大步向前。
“向右——看!”
整齐列阵驶向天安门的新型战车向世人宣告:在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装备保障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型保障装备群深入贯彻科技强军战略,有效提升装甲部队战场生存能力、持续作战能力和体系对抗能力,为打赢现代战争提供坚强后盾。”方队领队介绍,在现代战争向信息化智能化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战场抢修能力已成为制胜的核心要素。
此次受阅的装备,是我军野战条件下的主要保障力量,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保障功能更加完善、故障排除更加精准、机动性能大幅优化,具备全天候全地域装备保障能力,能够承担复杂条件下维修保障任务。
阅兵场上,他们气势冲天,豪情万丈;阅兵场下,他们千锤百炼,攻坚克难——
作为配发新一代抢救抢修装备的部队,该旅面对集成度高、技术含量高的新装备,迎难而上、刻苦钻研,迅速掌握新装备性能,总结出一套贴合实战需求的操作规范和保障流程,成功探索出人与装备高效结合的新路径。
“我们一定完成保障每一台装备成为克敌制胜铁拳的神圣使命,请党和人民放心!”经历过4次换装的一级军士长郭广成信心十足。此次阅兵,他全程保障受阅车辆,坚定的语气中透着十足的底气、责任与担当。
“练在平时,练到极致,战时才能应对自如。紧握手中利器,我们对打赢未来战争充满信心!”受阅队员张明壮自豪地说,“让武器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是我们的职责。保障不避难,打仗才不会难。”
首战就是开门红。2022年,某演训场上,该旅新一代抢救抢修装备投入实战化保障。面对高强度、多批次的装备维修需求,新型装备在复杂地域环境下高效完成各项任务,保障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
去年底,一次多兵种协同训练中,气温降至-30℃,一辆自卸车在地域转换途中出现故障。修理分队利用车载北斗导航系统快速定位,并精准检测出故障点位,迅速排除险情。通用车辆修理班班长张晋说:“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动态编组保障模块,迅速前出排除故障,战场保障更加灵活高效。”
铁流浩荡向未来,将士同心战必胜。随着装备保障方队驶过天安门,那震撼人心的轰鸣仍在空中回荡。
这支传承红色基因的装备保障劲旅,必将在强军征程上勇毅前行,以更坚实的步伐担当强军重任,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注入磅礴力量,谱写新时代“铁甲卫士”的壮美篇章。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