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导弹第一方队丨国之重器 压舱基石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9-04 12:16:21

  国之重器 压舱基石

  ■程 乐 本报记者 严 珊 宋子洵

  在装备方队向前开进的巨大声浪中,核导弹第一方队震撼登场。这支海军、空军、火箭军混编方队,向世人展示了大国利剑的所向披靡。

  受阅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向右——看!”一声气贯长虹的口令发出,受阅官兵神色坚毅、目光如炬,昂扬的士气如身后蓄势待发的导弹。

  光荣受阅的背后,是筚路蓝缕、攻坚克难——

  长剑列阵,傲视苍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当胜利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亿万同胞热泪盈眶。那场艰苦卓绝的抗争,不仅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更淬炼出伟大的抗战精神。这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炬,照亮民族复兴的坚实脚步,也融入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发展历程。

  坐在导弹战车驾驶室里,来自火箭军某部的二级上士齐年超,终于圆了驾驶导弹战车受阅的梦想,感到无上荣光。

  手握方向盘,战车发出的轰鸣声,是他最熟悉的声音。此刻,齐年超脑海中闪现出单位创业的画面: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经受住重重考验,不久后就形成作战能力。随后,该部执行试验发射任务,官兵严格与实战对表,星夜鏖战,导弹成功命中目标,部队顺利通过能力评估。

  光荣受阅的背后,是披荆斩棘、开拓进取——

  当导弹战车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方队驾驶员禹帅锋心潮澎湃。6年前,他驾驶当时新列装的导弹战车,光荣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6年后的今天,他驾驶新型导弹战车惊艳亮相,再次在同一个地方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换型的背后,闪耀着官兵们艰苦创业、砥砺奋进的精神之光。那年暮春,随着指挥员“点火”口令下达,导弹拖着长长尾焰凌空撕裂苍穹,片刻后一声爆响从远处传来。

  “发射成功!”导弹精准毁伤目标的画面与观测站的音频从监控中一同传来。那一刻,官兵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成功来之不易。近年来,禹帅锋所在单位进入转型跨越关键期,时刻考验着官兵淬火砺剑的决心和勇气。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他们发扬以“特别听指挥、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武器用到极致”为主要内涵的“赤火精神”,党委带头研训研战,深入推进实战实训,切实浓厚真打实备氛围,助力军事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实现跨越升级。

  光荣受阅的背后,是敢打敢拼、超越自我——

  长安街上,整齐行进的导弹方队里,来自海军某部的方队乘载员吕庆泽紧握钢枪,胸膛里跳动着一颗被烽火点燃的心。

  “将来要成为滕爷爷那样的兵!”这是二次入伍战士吕庆泽最朴素的愿望。这位00后战士,5年前第一次入伍,未能完全适应部队生活。退伍后,他感到内心失落。当听到抗战英雄滕西远讲述“白刃战里见生死”的故事,再次激起他敢打敢拼、建功军营的决心。

  二次入伍的吕庆泽浑身充满力量,也倍加珍惜军营时光。他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参加训练,利用点滴时间钻研导弹专业知识,很快成长为导弹操作号手。

  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核导弹第一方队战车驶过礼毕线。这支肩负重托的战略铁阵缓缓驶离长安街,踏上砥砺奋进新征途。

  新起点,新征程。在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引领下,在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下,他们必将勇于担当、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再立新功!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