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之吻 为战续航
■本报记者 李建文 付 语 岳雨彤
战机轰鸣,响彻云霄。万众瞩目下,加受油机梯队呼啸而来。
3架运油-20A加油机伸出加油管,分别与2架轰-6N、2架歼-16以及2架歼-20组成3个“品”字形编队,模拟空中加油状态从观礼台上空飞过。
长空之“吻”,空灵隽永。4个机型“同框”,将这深情一“吻”演绎得更为精彩。
未来战场,想要获得制空权,掌握空中加油这项战略能力是一道必答题。从白手起家到硕果满枝,中国空军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歇。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空中加油项目研究正式启动;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首款国产加油机轰油-6的首次亮相,使得中国成为继英、美、俄、法之后,第五个掌握空中加受油技术的国家。
自那时起,已形成“随时段升空、随空域加油、随机型加油”作战能力的轰油-6,不仅见证了我国空军战略转型的坚实步伐,也成为近年来历次阅兵式上加受油机梯队的主角。
如今,运油-20A加油机的正式亮相,意味着“老兵”轰油-6“后继有人”,迈入战略空军门槛的中国空军从此越飞越远、越飞越高、越飞越强。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空中加油装备,运油-20A的载油量更大、作战半径更广、滞空时间更长,能够有效增强空军航空兵的远程打击、持续作战能力。
自服役以来,运油-20A常态与歼-20、歼-16、歼-10砺剑海天,联手出击,开展全天候复杂条件下加油训练,战斗足迹早已遍布高山远海、戈壁山谷。
国之重器,令人振奋。长空之上,除运油-20A外,加受油机梯队的另外3型受油机同样备受关注。
那张曾被广大网友热情点赞的“空中三剑客”同框照,随着轰-6N、歼-16以及歼-20加入编队,让凌云之姿更添几分霸气。
“运油-20A可以媲美任何主流的空中加油机。自运油-20A列装以来,我做梦都想驾机接受检阅。”一名首次参阅的机长难掩心中的激动,坦言自己对受阅的向往。
这种向往,就是对打赢的渴望!梯队指挥员介绍说,这位机长曾和战友多次驾驶运油-20A执行重要任务,维护国家利益。在他们眼中,新一代加油机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空中加油平台实现了迭代升级,空中作战范围得到大幅拓展。
长空之“吻”,是世人赋予空中加油过程的浪漫想象。但在听起来唯美、看上去壮观的胜利之姿背后,实际的对接过程险如“高空走钢丝”。
空中加油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课目,由于气流复杂多变,加油机输油软管和锥套摇晃不定,导致加油过程危险性高、难度大,被称为“厘米级飞行”。受阅时,加受油机低空通过天安门,必须保持相对静止;受油机还要克服加油机尾涡气流的影响,确保受油探头精准指向前方目标。
“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逐年增加,加受油训练如今已成为空军飞行训练的重要课目,也是每一名飞行员的必答题。”提起近年来的变化,驾驶歼-20战机的飞行员感慨万千。
从高难课目到常规训练,我国加油机飞行员的技战术水平随着装备更新而持续提升,对自身角色定位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越先进的飞机,看得越远,接受的信息越多,对飞行员短时间处理、甄别、决策的能力要求越高。”
这些年,飞行员驾驶运油-20A始终活跃在新装试训、跨国联训、实战演训一线,实战化水平得到有效淬炼。
这些年,装备之变、战术之变、思维之变加速演进,空中加油从技术层面不断延伸至战术层面。
这些年,随着武器装备和作战理念的迭代升级,梯次配备的加受油机飞行员加速拔节成长,渐成人才矩阵……
受阅有标准,备战无止境。空中,加受油机梯队越飞越远。当人们还在回味长空之“吻”的唯美之姿时,他们已高飞远航,踏上新的征程。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