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击机梯队丨亮剑云端 有我无敌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9-04 12:28:59

  亮剑云端 有我无敌

  ■戚世亚 孙逸昊 本报记者 李攀奇

  挟雷霆之音,呈万钧之势。编队还未飞到,观礼台已接连发出阵阵惊呼声。

  听,尖锐的嘶鸣由远及近,划破长空,如威龙咆哮,排山倒海!

  看,刀尖的舞者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如龙翔九天,霹雳长空!

  此次受阅的歼击机全部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战机,它们由一架歼-16D、两架歼-20、两架歼-35A组成第一个楔形编队,一架歼-20S领航两架歼-20A、两架歼-20组成第二个楔形编队。

  观礼台上空,10架战机以一往无前的气势震撼登场,依次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曾几何时,全世界能独立设计、制造战斗机的国家寥寥无几,能够自主研制歼击机一直是国人的梦想。

  仿制、改进、尝试研制、自主研制,从跟跑到领跑,从歼-5正式量产、歼-8正式服役、歼-10首次亮相,到歼-20列装部队、歼-20A横空出世,中国空军进入隐形战机时代,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再次让世界瞩目。

  随着歼-20和歼-35A两款隐身战斗机先后亮相,中国也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它们是大国佩剑、制胜刀尖。从14年前歼-20的腾空而起,到如今歼击机家族的不断壮大,中国空军综合作战能力不断跃升,能够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神圣使命。

  “歼-20具有优越的空中作战和对地打击能力,能够驾驶这样先进的战机受阅,我感到很自豪!”采访中,驾驶歼-20的飞行员感慨地说。

  这名飞行员所在部队的前身组建仅7个月,便奉命入朝作战。平均飞行时间不到13小时的年轻飞行员浴血奋战,击落击伤敌机88架,在我军空战史上创造多个经典战例。

  战火硝烟虽已远去,但战火中锻造的奋勇作战精神,永远是这支部队永不褪色的英雄血脉,激励着一代代飞行员奋勇拼搏,敢打必胜。

  飞高原、赴远海、战戈壁、斗风沙……进入新时代,这支厚植胜战基因的部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聚力攻坚、创新突破,部队战斗力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征程——

  作为首批列装国产三代机的部队,他们换羽新飞、迎难而上,参加空军对抗空战考核竞赛便创下当年改装、当年参赛就喜获“空战优胜单位”的殊荣。

  顺利完成歼-20新机接装任务后,这支部队航迹越来越远,飞行员们驾驶歼-20战机连续攻克多项训练难关,出色完成上级赋予的重大任务。

  一次,这支部队参加上级组织的空战训练,面对对手势如破竹的攻击,飞行员们沉着冷静,紧盯航电系统,分析屏幕上的空情、友邻、地面等信息,在海量数据里筛选研判,最终击败对手。大家表示:“对任务的敬畏、对战机的负责,是我们每名飞行员必须坚守的铁律!”

  受阅当天,某场站,歼击机编队如利剑般划破天际,朝着预定空域全速前进。

  望向头顶疾驰而过的战机,某部一级上士姜明远目光如炬,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这是他第二次参加阅兵战机保障任务。

  “看着我们保障过的飞机飞向天安门,我们虽为地面保障人员,心情一样骄傲自豪!”当10架战机光荣受阅,地面机务人员和保障人员的目光同样锁定在电视直播屏幕上。

  战鹰呼啸,是人民军队“钢多气盈”的呐喊;雷霆万钧,是人民军队“无往不胜”的磅礴之力。

  轰鸣声渐渐远去,楔形的编队像巨大的“箭矢”直上九天、刺破云霄,留下一道道壮美航迹……

  “飞行的航迹越远,我们离胜利就越近!”尽管战机已经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但我们始终有理由相信,英雄的人民空军时刻准备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