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县响水镇苗寨村“兵支书”孙晓梅:建一间“安放烈士故事的屋子”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9-12 09:05:01

  江苏省响水县响水镇苗寨村“兵支书”孙晓梅——

  建一间“安放烈士故事的屋子”

  ■夏鹏飞 唐艳蓉  

红色展馆内景。唐艳蓉摄

  “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盐阜大地上……”9月2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响水镇苗寨村党群活动中心的红色展馆内,该村“兵支书”孙晓梅站在7位烈士事迹展墙前,为参观者讲述他们的英勇事迹。

  孙晓梅与这个红色展馆的故事,要从几年前说起。2018年8月,曾有4年军旅经历的孙晓梅,被选为苗寨村党总支书记兼民兵连指导员。2019年清明节前夕,响水县在烈士陵园组织祭扫活动,孙晓梅在擦拭烈士墓碑时发现,王得功烈士墓碑上标注的籍贯为“原响南公社苗寨大队”,不禁心头一震。经查证,这个地址正是现在的苗寨村,王得功烈士生前任新四军三师九旅二十七团一营一连班长,1943年率全班执行阻击任务时壮烈牺牲。

  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抗战时期,新四军和苏北人民在此地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6300多次;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有5万青年参军、162万民工踊跃支前;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2.53万人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这么多参军报国的盐阜儿女,其中有多少是从苗寨村走出去的?”孙晓梅不禁思索。为此,她专门到县烈士陵园查找档案信息,遍访村中老人,在泛黄的家谱、斑驳的老照片、口述的战斗片段中,陆续找到并确认王得功等7名苗寨籍烈士。

  其中,王得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王凤祥、王卫标、王卫国、孙秀兵在解放战争中献出宝贵的生命;王改明、张正标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这是苗寨的红色家谱,更是苗寨的精神财富。”捧着整理好的烈士事迹材料,红了眼眶的孙晓梅坚定地说,“我们应该记得这些烈士的名字,苗寨必须有间屋子,专门安放他们的故事。”

  “咱们村正处在转型发展期,需要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建红色展馆的事要不要再缓缓。”面对村里的不同声音,孙晓梅耐心解释说服大家,揣着7位烈士的相关事迹材料,奔走市县相关部门争取支持、筹措资金。

  “部队教会了我,打定主意干一件事,就一定要干成。”就这样,在孙晓梅的努力与推动下,2021年底,占地186平方米的红色展馆在苗寨村党群活动中心落成。展馆开放当天,全村男女老少纷纷前来参观,聆听英烈故事、表达敬仰之情。此后,孙晓梅主动担任展馆义务讲解员,并发动当地民兵、退役军人组建红色宣讲团,走进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宣讲300余场次,让7位烈士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如今,这间“安放烈士故事的屋子”,成了当地热门的红色教育“打卡点”,截至目前已接待参观者近万人次。

  烈士王卫国的女儿、78岁的苗寨村村民王玉兰,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都会在儿子张东峰的陪同下到展馆参观。“自从听说村里专门为了外公和其他苗寨烈士建了一间红色展馆,母亲常常念叨着要来看看。来了之后,她往往会在外公的事迹展墙前呆好一会儿。”张东峰介绍,母亲还给外公和其他6名烈士准备了鲜花,“她总说,这些烈士牺牲的时候还很年轻,有的甚至没有成家也没有后代,只要她还能走得动,就要常来看看这些苗寨的英雄。”

  “红色展馆为烈士安了‘家’,也让这座村子的红色记忆有了根。”在盐城军分区国动先锋颁奖仪式上,军分区领导为孙晓梅颁奖时说。2022年以来,孙晓梅先后获评“盐城市最美退役军人”“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