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组织高中新生走进革命旧址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莘莘学子传唱英雄的歌
■罗明明 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 娴
“大家眼前这把锈迹斑斑的马刀,曾跟随桐梓山工农游击队队员夜袭敌营。”近日,湖南省衡南县一中数百名高一新生,来到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参观见学,开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该校领导介绍,为提升校园国防教育质效,今年,在县人武部协调下,他们打造“行走的国防教育课”,将课堂搬到红色场馆,通过参观革命文物、聆听红色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铭记红色历史,厚植爱国情怀。
衡南县是湘南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桐梓山工农游击队在此组建。在那段烽火岁月里,游击队发动群众、坚持斗争,留下许多宝贵的红色资源。近年来,衡南县军地对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进行抢救性保护,挖掘整理战斗故事,征集相关物件,在旧址建成陈列馆,成为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
陈列馆里,每一件展品都有一段鲜活的故事。展柜中,有一双打着补丁的布鞋,鞋底已磨破。讲解员介绍:“这是当年游击队员穿过的,队员们常常一天行军数十里,鞋子破了就用布条缠住,脚上磨出血泡也咬牙坚持。”墙角的煤油灯旁,摆放着几本手写的战斗日志。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游击队与敌人战斗的细节。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学生们一路参观,一路感悟。站在“桐梓山游击队汇合湘南起义队伍”的历史图片前,学生刘新力有感而发:“以前总觉得英雄离自己很远,今天听到这些故事才明白,英雄就是在危难时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我要以先辈为榜样,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用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
走出展厅,学生们来到革命旧址广场,大家围坐在老槐树旁,听当地村民讲述祖辈的故事:“我爷爷当年加入了农会,负责给游击队送粮食。有一次遇到敌人搜查,他把粮食藏在柴垛里,被盘问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松口。”学生们听得认真,忍不住提问:“爷爷,当年遇到困难时,大家真的一点都不害怕吗?”“怕啊,但想到能让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就什么都不怕了!”老人的回答让不少学生红了眼眶。
夕阳西沉,学生们踏上归途。“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伴随着《游击队之歌》,学生们热烈讨论着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