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寻我军官兵纯洁交往的优良传统和时代新风——
唱响新时代的《战友之歌》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刘宝瑞 李伟欣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
从西北边陲到中原大地,从东南沿海到白山黑水,记者近日踏访座座军营,总能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战友之歌》。
“战友,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
旋律蕴含深情,歌声述说真谛。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建立在共同理想追求上的纯洁清正内部关系,涵养出崇高的战友情,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
海军某部官兵进行心理行为训练。刘松鹏摄
交往里面有规矩,朋友圈里有纪律
前段时间,一堂以“树正交往观、走稳人生路”为主题的纪律课,让陆军某旅李连长想起好友魏参谋和一次考核。
那次考核,因监考的魏参谋记录下一个不起眼的问题,李连长所在连排名从第一名降到第三名。李连长为此很不痛快:“我跟老魏也是七八年的老朋友了,咋这么不讲情面?”
看着有些情绪的李连长,魏参谋真诚地说:“职责所在。无论谁监考,都会这么干,咱俩的情分不在这几分上。”
这次纪律课上,聆听革命先辈们恪守交往纪律的故事,李连长很快清醒过来。课后,他主动找到魏参谋交心:“老魏,你做得对!”两人推心置腹,情谊更胜从前。
“针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交往里面有规矩,朋友圈里有纪律,小事情反映大问题。”课堂上,革命先辈们正确对待交往的故事涤荡着官兵心灵。
“怎么回事?明明有规定,不搞特殊化,怎么又多了一道菜?”1978年,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李达,到原成都军区视察。饭桌上,除了标准的“四菜一汤”外,还多了一道川菜,李达立刻察觉到异样:“这是破坏规矩!”
这次接待任务由军区副司令员韦杰负责。李达和韦杰都是第二野战军出身,韦杰还是李达的老部下,两人之间情谊深厚。然而饭桌上,李达丝毫没有照顾老部下的“面子”,对超标准接待提出严厉批评,并坚决要求撤下这道菜。
“小事小节见纪律。一旦掉以轻心,就会逾越红线底线,变成功利化、庸俗化交往。”课堂上,政治教员张愈又讲起了杨业功的故事。
1987年10月,杨业功调任某导弹旅旅长。他写下“携礼莫入”4个字,贴在自家大门上。儿子结婚时,杨业功事先给身边工作人员定下规矩:不准声张,不能收受任何礼金……一家人仅以茶话会的形式邀请了几名老战友和朋友到场。几名来客过意不去,悄悄包了红包留在桌上。可第二天一大早,这些红包便被杨业功一一退回。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张愈的话引起官兵共鸣,“同志之间、战友之间不需要那么多庸俗客套,也用不着巴结逢迎。搞破规逾矩的利益输送,必然玷污同志之情、战友之谊,也是纪律所不允许的。”
“强军事业迈上新征程,官兵应当以更加严格的交往纪律约束自己。”在深化政治整训讨论辨析中,陆军某旅一名领导郑重地说。
交往有底线,清爽见本色。该旅政委接到朋友打听人员调整情况的请托,当即回绝:“跑风漏气是政治红线,我开口就是违规”;一名边防战士收到微信好友索要营区照片的要求,坚定答复:“抱歉,部队规定不能透露。”
攀拉关系要不得,不靠人脉靠实干
听说新领导即将到任,海军某部政治工作部郑干事想起,以往每逢这个时候,总有人议论:新领导是哪里人,工作风格啥样,有什么兴趣爱好……甚至吃饭口味都在打听之列。
然而,这次他发现,机关干部没人打听新领导的情况。这让郑干事心里很轻松:上下级之间的交往,本就应该这样清清爽爽。
交往之中有政治、有纪律,交往之中见党性、见品位。记者一路寻访发现,这样的好风气在我军历史上比比皆是。
彭德怀元帅曾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从我这,得改改这个规矩,那就是近水楼台不得月。”
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担任志愿军司令员,他在与部下交往时从来只看能力、不看背景。此前,洪学智从来没有在彭德怀领导下工作过,相互之间不是很熟悉,但依然凭借过硬素质受到重用,成为彭德怀的得力助手。
人情有公私之别、正邪之分。反观国民党军队,则带有浓厚的人身依附色彩。
胡宗南作为蒋介石的嫡系,起家的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凡是在第一师时期就跟随胡宗南的军官,被他视为“老弟兄”,即使他们能力平平或偶有过失,也能得到庇护和重用。长此以往,胡宗南集团形成了以“圈子”和“山头”为标准确定远近亲疏、以“媚上”和“利己”为目的搭桥拉线的内部关系。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结果,解放战争中,胡宗南集团土崩瓦解,“老弟兄”也树倒猢狲散。
任人唯亲的军队,终究不会有战斗力;结党营私的教训,值得治军者深思。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情伦理,讲究守望相助。但是,交往再密、感情再深,都要把握住底线:情不可越法,情不可越规,情不可越德。
不久前,记者来到北部战区空军某旅,恰逢一场别开生面的“交往观”思想辨析,工程师刘超的经历引人深思。
去年底,刘超所在连队面临撤改。得知该旅一名领导对刘超有知遇之恩,刘超的亲属为他准备了家乡土特产,提醒他到领导那里“汇报汇报思想”,争取分到一个好连队,便于今后成长进步。
“找后台攀关系、觅门路走捷径要不得!”刘超拒绝了亲属“好意”,把土特产藏进柜子里,一丝不苟完成转隶移交任务。站好最后一班岗后,他接到去某标兵连队报到的命令。
“刘超在全旅专业比武中夺得过第二名,综合素质过硬,组织都看在眼里。”那天,记者找到刘超提到的那位领导,他这样说,“当时如果刘超真找我‘拉拉扯扯’套近乎,既违反了纪律,也会让我看轻他。我们这支军队坚决反对人身依附、山头主义。只要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个人的成长进步,组织都会考虑到。”
“我们不反对交往,关键要看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谈到“交往观”,官兵在深化政治整训中经常说起这些心中的榜样——
罗荣桓元帅喜欢和普通群众、基层官兵交朋友,被誉为“老帅门前客不断,单车倒比卧车多”;焦裕禄爱交四类朋友:热爱劳动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生活困难的人、人穷志不短的人,至今让人“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领奖台上,手捧沉甸甸的二等功奖章,陆军某旅齐连长激动不已。从全旅建制连排名靠后被机关重点帮建,到荣立集体二等功,他们连仅用了3年时间。
“翻身仗”为何打得如此漂亮?该连赵指导员总结:“人心齐,泰山移!连队实现跨越,最重要的原因是官兵有一个相同目标——把连队战斗力建设搞上来。”
“其实一开始也有不少矛盾。”齐连长坦言,“我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工作比较细致,指导员从机关调过来,更倾向于宏观上把握方向。平时我俩因为工作没少争执,感情却越来越深。”
辗转于一座座军营,流连在一个个史馆,记者发现,像齐连长与赵指导员这样的情形,在我军历史上不胜枚举。
“刘邓之间加不进一个顿号。”这是人民军队中广为流传的佳话。
1938年1月,邓小平调任129师政委,从此与刘伯承并肩指挥部队长达13年。邓小平曾经回忆:“我们偶尔也有争论,但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去做。”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付玲莉说起刘邓两人交往的一个温馨细节:“刘伯承一只眼睛失明,看地图不大方便,邓小平就常常端起一支蜡烛,刘伯承指到哪里,邓小平就把蜡烛移动到哪里……”
革命友谊,有温暖烛光,也不乏霹雳雷火。
1947年,彭德怀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对一纵提出严厉批评。一纵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脸涨得通红,没等会议结束,便负气离开会场。
冷静下来,二人硬着头皮去找彭德怀检讨认错。没想到,彭德怀一见他俩便哈哈大笑:“我就喜欢你们这股痛快劲!有什么话,就直通通地讲出来,只要是为了打仗、为了革命,摆在桌面上,吵个明白才好!”从此,三人上下同心,一纵很快淬炼成一把所向披靡的尖刀。
纵览我军近百年光辉历程,为什么将帅之间有争执、主官之间有争论,人民军队却依旧能够团结一心打胜仗?
“所有的争执和争论,都是为共同的目标寻找最优解,共产党人、革命军人之间的交往永远真挚而纯粹。”党史专家董保存一席话,道出了问题的答案。
这个答案,是千千万万将士在漫漫征程上探寻出来、反复书写的。
这是超越血缘的纽带——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七根火柴”、炊事班长的“金色鱼钩”、上甘岭防空洞里的“一个苹果”,都是平时亲如兄弟、战时生死相依战友情谊的生动诠释。
这是超越生死的交往——在历次保卫边疆的战斗中,战友牺牲了,英雄的母亲反而增添了很多“兵儿子”,每年给“妈妈”拜年、陪“妈妈”说话聊天;英雄的坟前常年有战友来祭扫,络绎不绝,鲜花不谢。
这是跨越地域的情谊——联合演训场上,来自陆、海、空等不同军兵种的官兵默契配合,大家聚在一起、练在一起,增进战友情谊,形成胜战合力。
采访快结束时,记者听到一个故事:海军“水下先锋艇”首任航海长、80多岁高龄的范喜德老人,和该艇现任舵信班长、37岁的付建光,是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八一建军节前夕,付班长拨通范老的电话报喜:他被评为练兵备战先进个人,范老也高兴地为他加油鼓劲。
聊起这段穿越时空的友谊,付建光说:“拥有共同理想和相同志向的人,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
(采访得到荣俊运、宋润鹏、孙嘉浩、韩帅、铁彦男大力支持)
记者手记
品味“战友”的含义
战友是谁?“战友是可以把后背交给你的人,是可以为你挡子弹的人,是可以和你一道出生入死的人。”革命战争年代,崇高的理想、伟大的事业、共同的目标,熔铸出我军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凝结成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战友深情。
新时代新征程,各种考验和诱惑前所未有。广大官兵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弘扬我军优良传统,自觉摒弃功利、势利、唯利之交,抵制低俗、媚俗、庸俗之交,反对违规、违纪、违法之交,不断纯洁交往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率先垂范唱响新时代的《战友之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