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经纬网讯:为进一步推动两岸新一代信息通信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跨界链接、融合发展,2025年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9月16日在渝举行。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副理事长张平,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副理事长毛治国出席活动。
此次研讨会以“智联新程——携手两岸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位产业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赛道,共话技术融合、共探合作路径、共绘发展蓝图。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集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先进制造、大数据等诸多新技术的载体。目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边界不断扩大,价值链加速扩展,已成为加快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两岸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两岸企业家峰会信息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大陆方面召集人刘利华致辞称,两岸企业、科研机构可以共建研发中心,聚焦AI芯片、自动驾驶算法、车规级芯片、下一代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联合攻关。台湾优势的精密机械、半导体制造等领域企业可与大陆整车厂及供应链深度对接,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大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和示范应用。两岸还可在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城市融合、高精度地图、跨境数据流动合规等领域加强开展试点合作,共探新模式、新业态。
两岸企业家峰会能源及环保节能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台湾方面召集人杜紫军表示,两岸产业合作的最佳模式是“双向赋能、共同成长”。重庆不仅拥有强大的整车制造能力,更具备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从上游的锂矿资源与电池材料,到中游的晶片设计和整车组装,再到下游的充电服务与车联网运营,形成“从一颗晶片到一辆整车”的全链条布局。他在会上称,将协助更多台企技术融入重庆供应链,加速智驾技术商业化落地。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中新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这一领域,两岸产业界能充分发挥互补性,推进融合发展。协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积极为两岸信息通信企业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帮助两岸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共享发展机遇。
英业达集团资深副总陈逸萍表示,在两岸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台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台湾拥有一流的研发机构和专业人才,能够持续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技术创新能力使台湾企业在新兴领域如智慧驾驶、车联网等方面优势显著。其次,台湾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供应链网络,能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许多台湾汽车电子企业已经与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陈逸萍还介绍,台湾企业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能够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和供应链布局,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这种灵活性使台湾企业能够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和挑战,保持竞争优势。
本次会议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信息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和两岸企业家峰会资讯、通信产业合作推动小组共同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多个单位联合承办。(重庆市台办)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