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常态化帮扶老兵”志愿服务项目连续开展十年——
为老兵送去“及时雨”
■刘 晴 周 鑫
志愿者慰问抗战老兵赵志书后,与老兵合影。王亚迪摄
中秋节这天,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旭的家中,和往年一样热热闹闹。
10月6日一早,河北省秦皇岛市“及时雨”志愿服务联盟的志愿者们带着月饼、水果礼盒,来到张旭家中。“每年中秋你们都来,比啥都暖心!”早早等候的老人笑容满面,招呼大家进屋喝茶。这温情的一幕,是志愿者们10年来关爱老兵的生动注脚。
“常态化帮扶老兵”志愿服务项目开始于2015年。“及时雨”志愿服务联盟负责人曹丽容介绍,当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盛大举行,看到队伍中抗战老兵的身影,她和几位志愿者怀着崇敬之情自发走到一起,启动了这个项目。
找到需要帮助的老兵,是第一步。志愿者们走村入户,找到秦皇岛市70余名农村籍抗战老兵。这些老兵大多生活简朴,部分因年老体弱面临看病、看护等困难。
“我守卫过祖国的山河,现在有人守着我。”抗战老兵郭文林的这句话,志愿者李秋杰一直记在心里。2015年,李秋杰第一次见到郭文林,当时老人独自居住在一间小屋里,因战伤常常腿疼。李秋杰十分心疼,随后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帮老人擦窗扫地、熬药按摩,陪老人看旧照片、听他讲冀东抗战故事。李秋杰说:“您守卫家国,我守护您,这是一辈子的承诺。”
曹丽容介绍,先后有23支志愿服务队、近千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加入关爱老兵项目。来自市第二医院的医护志愿者每月定期上门为老兵体检,建立专属健康档案;社区工作志愿者定期上门帮老人清扫院子、整理房间,陪老人唠家常。
老兵们的生活有了较好的保障,志愿者们开始更注重精神上的陪伴。他们经常上门听老兵讲战斗故事、陪老兵过传统节日。如今,志愿者已成为老兵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陪伴者,彼此结下家人般的深厚情感。
每次得知志愿者要来,老兵张鹏都会戴上志愿者送的红领巾,到村口等候;志愿者离开时,老兵李春才总会把自己种的瓜果蔬菜送上车,拄着拐杖一路送到村口……
志愿者刘海腾每次去抚宁区大新寨镇探望老兵王付,都带着儿子刘浚铎。去年,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中,刘浚铎的演讲《碉堡前的热血:听王付爷爷讲抗战往事》获得一等奖。他讲述了王付与战友组成爆破组,冒着枪林弹雨完成任务的战斗故事。刘浚铎说:“老兵爷爷的故事不仅是课本里的文字,更是看得见的牺牲和奉献。”
2021年开始,随着高龄的抗战老兵陆续离世,“及时雨”志愿服务联盟将抗美援朝老兵也纳入关爱范围。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