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事日记”:说说咱连那些事儿
■赵 奇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 轶
基层连队都有《连队要事日记》,可在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除了《连队要事日记》,还有一本“琐事日记”。
一个仲秋深夜,连队干部刘昕检查完执勤情况后,来到连队公示栏前,翻看“琐事日记”,并将自己当日观察到的“琐事”记在上面。
顾名思义,“琐事日记”记的都是小事,诸如,谁的训练成绩进步了,谁主动维修了卫生工具,谁帮助战友解决了难题等等。由于“琐事日记”每天都会更新,每个官兵都可以记录,翻看这本日记已成为刘昕察兵情、知兵心的重要手段之一。
说起这本“琐事日记”,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前期,新兵下连分到各班排,看到新战士思想积极、态度认真,刘昕很是欣慰。
然而,一段时间后,刘昕发现新兵小王训练积极性明显下滑。此前,连队组织跑步训练,有体育特长的小王不仅协助制订训练计划,还利用休息时间帮助战友纠正错误动作,怎么突然间变化这么大?
刘昕立即询问究竟。原来,战友们在小王的帮助下成绩提升明显,很多人受到表扬,可小王的付出却没有被提及。慢慢地,他便没了心气。
刘昕联想到那段时间组织谈心时,部分官兵反映,干辛苦的幕后工作不像站在“台前”那样有成就感,因为每次工作讲评,连队值班员都对他们视而不见。
“如果大家的付出得不到肯定,工作积极性就会慢慢下降,进而影响连队建设……”连务会上,刘昕把问题抛了出来,组织大家讨论。有人建议在公示栏上把好人好事记录下来,有人认为要多组织“夸夸身边战友”活动……最终,一名骨干提议找个笔记本,让官兵随时记录身边事、写下心里话,得到大家一致认同。
“连队有要事也有琐事,事事关乎连队建设和官兵成长,既然每天都要填写《连队要事日记》,何不设立官兵的‘琐事日记’,让大家共同记录?”会议最后,刘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无论是日常生活表现出的“微表情”,还是只言片语传达的“话外音”,都潜藏着战士们的真实心声,关注这些才能更加了解他们。
次日,刘昕把一个笔记本放在连队值日员处,还在本子上划分了训练、教育和日常管理等类别,引导大家分门别类进行记录。
当天晚上,刘昕兴致勃勃翻看“琐事日记”,却发现只有两条建议:“把本子放在这个位置,每次填写很不方便,也让大家心存顾虑”“既然记录小事琐事,为啥还要加这么多条条框框”……
回到宿舍,刘昕思考后感到,这样设置“琐事日记”确实过于正式,大家很难畅所欲言。于是,他把笔记本移到了公示栏处,同时去掉了各种记录要求,大家既可记录训练心得,也可点赞身边战友;可用文字,也可用图片漫画;可在空白处随意记录,也可跟帖留言。
几天后,“琐事日记”里的内容明显增多。擅长摄影的战士闫时凯贴上了他为连队战友过集体生日时拍摄的照片;雷达技师王永贵写上了自己的训练心得和近期训练注意事项;上等兵李畅的体能成绩有了新突破,引来10多条跟帖点赞……
渐渐地,每天记录、翻看“琐事日记”成了连队官兵的习惯。一名新战士看到同年兵训练成绩提升很快,在为战友点赞的同时,还留言给自己加压:“我要超过你,成为下一个‘进步之星’。”
如今,这本“琐事日记”记录了200多条内容,其中大部分是战友身上的闪光点。刘昕告诉笔者,正是这些琐事,映照出一颗颗滚烫的兵心,传递出战友间的深厚情谊,让连队内部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