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能训练成为日常习惯,切莫年终体能考核“临时抱佛脚”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10-22 08:45:14

让体能训练成为日常习惯

■王嵩旭 卢炯烨

年终体能考核的哨声日渐临近,个别官兵动起了“临时抱佛脚”的心思:加班加点练跑步、咬牙硬扛做力量,试图靠考前几天的突击训练“冲”过及格线。

体能是军人的“第二生命”,绝不是靠短期突击就能“催熟”的技能,唯有跳出“考前突击”的误区,把体能训练融入日常、养成习惯,才能在年终的体能考核中稳操胜券,练出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突击式备考,看似高效实则隐患不少。体能考核中对于力量、耐力和速度等素质的要求,都需要官兵进行长期且针对性的训练。如果平时缺乏系统训练,身体肌肉和关节都处于“低负荷适应”状态,突然进行高强度跑跳、负重等训练,会大幅增加肌肉拉伤、韧带扭伤的风险。

有的官兵在考前突然加大训练强度,白天练完晚上加练,结果因为过度疲劳出现肌肉痉挛,跑步时动作变形;有的为了提升引体向上成绩,不顾肩颈肌肉承受力反复硬拉,反而拉伤肌肉,无法正常参加体能考核。

体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肌肉力量的增强需要日复一日地打磨,心肺功能的改善也离不开长期稳定的负荷刺激。就像建房子,不能跳过打地基直接砌墙,临时突击只会让身体超负荷运转,不仅成绩难提高,还有可能埋下伤病隐患,得不偿失。

反观那些体能素质过硬、考核成绩优秀的官兵,无一不是将体能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全年备战、稳步提升,才能让体能成绩提升变得水到渠成。

我所在单位的军体标兵沈昶江每天都会在体能训练后主动加练20分钟核心力量。午休时,他利用器械做一组臂力训练,周末也会和战友一起跑5公里。这些碎片化的训练看似不起眼,长期坚持却让他的体能稳步提升,既避免了突击训练的疲惫,又能在轻松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年底体能考核时,沈昶江的各项成绩都达到了优秀,他说:“不用考前特意‘冲刺’,每天练一点,身体早就适应了。”

从突击训练到习惯养成,考验的不仅是体能,更是军人的自律与担当。军人的体能素质直接关系到战场打赢能力,平时不练硬功,战时就可能因为体力不支而错失战机。把体能训练当成一种习惯,本质上是对自己负责、对战斗力负责。

想要提高体能成绩,战友们不妨给自己制订一个贯穿全年的体能训练计划:针对短板项目长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比如3000米跑成绩不理想,就长期坚持慢跑,并定期增加几组间歇跑训练;引体向上成绩没能达标,可以利用训练间隙多做拉杠动作,并增加力量训练。当训练成为一种习惯,体能也会顺理成章地提升,年底体能考核会从“压力测试”变成“实力展示”。

体能考核的本质,是对官兵日常军事体育训练的检验。唯有摒弃“临时突击”的侥幸心理,以“时刻准备”的态度扎实训练,才能在体能考核中从容应对,更能收获长期收益的健康体质和随时能战的战斗力基础。

人人都知道,养成好习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期待战友们都能养成日常训练的好习惯,并坚持下去,你的体能一定会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王嵩旭 卢炯烨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