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把椅子”感悟带兵之道
■新疆军区某连指导员 吴 新
那天,一个兄弟连队的指导员来到我宿舍,问了一个问题:“你带兵有啥秘诀?为啥大家都爱找你谈心?”
如果问我担任指导员以来,最有心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我觉得是通过3把椅子,悟到了带兵道理。
我刚到连队任职时,宿舍内只有一把椅子。现在屋内增加到3把椅子,两把放在办公桌旁,一把放在了门边。
一天,一级上士老李走进我宿舍,一屁股就坐在靠门的椅子上,双手抱胸,脸涨得通红。
老李是连队的修理能手,为人处事向来稳重。平日里,他常常板着脸,话也不多。看到他这么生气,我知道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我拉过一把椅子,坐到他身边。
过了好一会儿,情绪平复下来的老李终于开口:“现在的新兵真是不好带!今天有个新兵在维修时,操作不当把设备弄坏了。这设备可是咱们连的‘金疙瘩’啊!”说着,他又激动起来,重重拍了一下椅子扶手。
我看着老李,并没有直接回应他的抱怨:“李班长,我知道你心疼设备,也理解你对新兵寄予厚望。”我边说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刚到连队时,心里很着急,想尽快拉近和大家的距离,可事与愿违。”我指了指我们坐着的椅子,分享自己的经历,“一开始,战士们来找我谈心都是站在门口,没说几句话就走了。”
这样的“站聊”持续了半个月,谈心的效果始终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心里更着急了。直到一天回宿舍,我站在门口看着自己常坐的那把椅子,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我坐你站”产生那么大的压迫感和距离感,战士们怎么愿意亲近我?
于是,我从储藏室搬来了一把椅子,最初位置放得比较远。一天,某班王班长找我说事。他一来就把椅子拽到我身边,膝盖几乎碰到我的椅子腿:“指导员,怎么坐这么远?咱们得挨着聊才热乎!”
王班长的话点醒了我。然而等我把椅子挪到办公桌旁,情况并没有好转。一些战士不愿坐得这么近,有的会把椅子拉远一点,有的还是站在门口。这一度让我十分困扰。
“后来,我想明白了,椅子放几把、放在哪里都不重要。我初来乍到,还是个陌生人,走进官兵内心需要时间。”我接着说,“我又在门口放了一把椅子,只要大家愿意来找我谈心,想坐哪儿就坐哪儿。”
在这之后,我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提高每一次谈心的质量上,用真诚打动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能明显感到,自己和大家的心理距离拉近了,愿意和我说心里话的官兵增多了。
老李听着我的分享,陷入了沉思。我继续说:“李班长,新兵刚接触新专业、新工作,难免会犯错。咱们得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去成长。你想想,你刚入伍时,难道就没犯过错误吗?”
老李抬起头,看着我,脸上的怒气消了不少:“指导员,你说得对。我入伍不久,也因为不懂操作把工具弄坏了,当时心里别提多害怕了,就怕被班长批评。”
我笑了笑:“所以啊,咱们作为过来人,既然自己淋过雨,就给年轻人撑把伞。换位思考一下,你总是这么严肃,新兵可能会因为害怕而不敢向你请教问题,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成长进步。”
老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指导员,我明白了。我回去之后,会好好和那名新兵谈谈,教他正确的操作方法。”
这次谈心过后,老李对待新兵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他脸上有了笑容,经常主动和新兵们交流,手把手教他们维修技术。战士们都说,李班长像变了一个人,大家都愿意跟他亲近了。
带兵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用真心换真心。这也是我透过3把椅子悟到的带兵之道。
(魏旭凯整理)
作者:吴新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