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庙传文脉 两岸根亲续深情——探访平和安厚马堂张氏家庙

华夏经纬网 > 两岸 > 两岸交流      2025-10-22 10:49:55

  在漳州平和县安厚镇双马村马堂社,矗立着一座坐南朝北的古厝群——马堂张氏家庙,俗称“大宗”,堂号“敬爱堂”。这座始建于明万历辛丑年(1601年)的建筑群,历经400余年风雨,是闽南传统建筑的典范,更是两岸张氏血脉相连的重要见证。

  马堂张氏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开基始祖文通公以打铁为业,携家眷迁居此地,以“勤俭持家、行善积德”立世。明朝万历年间,族人张一栋考中进士,官至四品奉政大夫,其清正廉洁的品格为宗族增添光辉。家庙占地960平方米,以门厅、前厅、正堂为核心,两侧庑廊环绕,布局严谨。

  400年来,张氏后裔从马堂出发,迁居福建、广东、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家庙门前的抱石鼓、厅堂内的族谱长卷,无声诉说着这段跨越海峡的迁徙史。

  建筑为媒:闽南匠心连两岸

  马堂张氏家庙不仅是一座建筑瑰宝,更是连接两岸亲情的重要纽带。步入家庙,高悬门楣的“敬爱堂”匾额与正堂中央供奉的文通公及历代先祖牌位,彰显着张氏家族深厚的文化传承。建筑中处处体现闽南工匠的智慧:榫卯结构的木构件雕刻精美,天井石阶以整块青石凿成,整体布局依山而建,前有月池聚气,后倚青山为屏,完美诠释“背山面水”的闽南风水理念。

  两岸张氏互动密切,台湾宗亲团体多次组团祭祖,捐资修缮家庙、资助教育。有台胞通过对比台中与马堂家庙完全一致的飞檐形制和祭祀仪轨,感慨“这是血脉相连的见证”。这座古老家庙以其独特的建筑语言,生动诉说着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

  文脉永续:古厝新生的时代使命

  如今,马堂张氏家庙的保护进入新阶段。当地政府与宗亲理事会启动“以旧修旧计划”,计划修缮周边古厝、建设张克辉事迹馆,打造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国表示:“我们要让家庙不仅是祭祀场所,更成为传承家风、凝聚两岸人心的精神地标。”

  站在马堂张氏家庙的庭院中,仰望“承先启后”的匾额,仿佛听见时光深处的回响。从文通公的铁匠铺到张克辉的报国路,从渡台先民的筚路蓝缕到今日两岸的频繁互动,这座家庙如同闽台关系的缩影——纵使海峡相隔,血脉与文化的纽带始终坚韧。正如张氏族训所言:“迁台不忘祖,落叶必归根。”马堂的故事,正是万千闽商、闽台宗亲用脚步丈量、用心血浇灌的“回家”史诗。(萧镇平 杨斌舜 黄莹莹)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虞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