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大会在杭州举办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5-10-22 15:59:22

10月19日,作为第三届良渚论坛的分论坛,“薪火相传:博物馆功能拓展与文物活化利用——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大会”在杭州举办。分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执行承办。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高政、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视频致辞,联盟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罗文利主持开幕式。来自缅甸、塞尔维亚、古巴、尼日利亚等国家的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代表逾100人出席论坛。

高政在致辞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积累丰硕成果,有力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方愿同各方携手推进联盟发展,完善联盟建设,弘扬丝路精神;加强互学互鉴,推动传承创新;培育青年人才,共筑发展根基。期待联盟各成员单位共同建设好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推动全球博物馆事业繁荣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胡伟在致辞中指出,博物馆已成为文明对话的关键平台,为增进各国之间的理解与友谊架设了心灵之桥。联盟的发展和壮大将进一步深化全球博物馆之间合作,开创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新局面。我们真诚期待与各国文博机构深化合作、携手前行,共同探索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活力。

联盟秘书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总结近两年联盟工作情况。论坛上,宣布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伊朗塞姆南历史博物馆、沙特红海博物馆、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突尼斯国家遗产研究院、罗马尼亚布科维纳博物馆、古巴国家装饰艺术博物馆和古巴埃尔·阿卡木偶剧院博物馆8家联盟新成员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至此,联盟成员达180家,包括65家国际成员、115家国内成员。

论坛上,罗文利代表联盟发布《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杭州宣言》,包括“深化文明互鉴,守护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促进知识共享”“强化联盟协作,弘扬丝路价值”“赋能青年成长,培育未来力量”“践行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拓展跨界合作,激发文化活力”六大方面。号召联盟各成员以历史智慧为根基,以杭州为新起点,秉持“薪火相传”之精神,携手守护人类共同遗产,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创丝绸之路和谐繁荣的未来。

论坛围绕博物馆功能拓展与文物活化利用主题,聚焦全球博物馆领域实践,探讨如何让沉睡的文物“说话”,如何让古老的技艺“复活”,如何让博物馆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

主旨发言阶段,罗文利以“努力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发挥博物馆功能”为主题,分享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的实践探索,提出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加强技术应用、深化交流合作,进一步夯实文物活化利用基础、推动文物活化协同发展、形成文物活化发展合力。五家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分别发言:缅甸国家博物馆馆长杜楠劳宁围绕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分享数字化应用、社区教育、社会协作、全球推广等领域经验做法;福建博物院院长楼建龙以本院在多样文明对话中的实践为例,阐述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观点;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阿卡玛拉尔·伊布拉耶娃从数字化、文化经济和国际化等维度探讨了博物馆功能拓展与文化遗产复兴;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以“国丝环球展柜”1+N模式为例,阐述博物馆在文明传承与转译中的机制研究;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博亚娜·博里奇·布雷斯科维奇围绕“博物馆功能拓展和文化遗产发展”主题,介绍国际交流、社会行动和数字产业等内容。

在分议题讨论阶段,37位国内外文博机构负责人和专家围绕“博物馆与多样文明:以馆藏珍品阐释丝路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博物馆与社会协作:构建融合公众、社区与城市的文博服务网络”“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践行绿色运营、社会责任与文化永续的多元路径”三个分议题开展交流和讨论。

当晚,中外嘉宾和代表还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调研展览、研究、文物修复和社教等工作,并参加丝路之夜活动。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责任编辑:邱梦颖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