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兵棋推演常态化运用
■陈 阳 王光远
兵棋推演能较好地模拟作战进程和走向,是探索未来战争不确定性、突破“上一场战争”思维定式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拓展,兵棋推演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无论是军事演习还是现代战争,都进入了“兵马未动,兵棋先行”的时代。应充分认清兵棋推演所承载的重要功能和战略价值,推进其在作战研究和教育训练等领域的常态化运用,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锤炼打仗本领,为提升实战化水平和打赢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评估作战方案
无论是对作战方案进行全流程全要素推演评估,还是只针对关键行动、重点内容进行局部推演评估,都可利用兵棋规则开放的特点随时调整各类指标,迫使指挥员不断适应战场变化,充分预想各种情况展开对抗推演。通过对获取的推演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发现作战方案在推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找原因与解决办法,对比优选作战方案,并进行修订完善。实践中,世界上一些国家军队定下作战决心程序中行动方案分析和评估是筹划决策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方式就是兵棋推演。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军请专业人士针对日美双方实力组织兵棋推演,多次进行推演的结果都是如果双方开战,日本并无胜算。但日军高层不相信这一判断,刻意更改数据和条件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最终失败的结局已经被历史所证明。
支撑指挥训练
兵棋推演是世界主要军队指挥训练的重要手段,可把思维层面上抽象的指挥决策对抗转化为具体直观的作战行动对抗,根据对抗双方的决心方案和交战规则,不断形成并提供动态的、连续的战场态势,使过去只能通过文字表述的战场场景具象化呈现在受训者面前,为指挥训练提供逼真战场环境,有效培养和锤炼各级指挥员谋略水平及战术素养。兵棋推演运用概率和随机的方法,模拟战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充分体现“战胜不复”的战争规律,使推演双方的对抗更加激烈真实,有助于受训者加深对战场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认识。根据每个回合的战场态势,双方指挥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临机处置突发情况,最大限度发挥指挥对抗张力,围绕侦察情报、指挥控制和后装保障等要素进行全面深入的指挥对抗训练,提高处置战场复杂情况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辅助战法创新
兵棋推演能有效避免战法纯理论研究的短板,其规则模型开放、课题设置灵活、组织实施简便、对抗过程真实,可以根据新型武器装备、新兴科学技术、推演者的新构想以及新的作战对象,及时修改兵棋规则、更新兵棋数据,甚至研发新的兵棋系统,在科学量化指标和实战数据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反映交战过程,提高练兵备战针对性。通过设计不同推演场景,组织红蓝双方对抗推演,让蓝方想尽一切办法来找出红方战法的局限性和不足,从而推动战法改进和创新,使兵力运用更加科学,最终形成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战法体系。在近现代世界军事史上,几乎每一次革命性作战理论和战法的产生,例如“闪击战”“狼群战术”“非线式作战”等,都曾运用兵棋进行过辅助研究,兵棋推演对这些战法创新都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
开展战例研究
战例是研究战争最好的实验室。由于历史久远、数据缺失、对抗不足等原因,传统战例研究方法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挖隐藏于历史背后的战争规律。运用兵棋推演研究战例,能够以既定战场态势设置推演条件,构建身临其境、关联互动的虚拟战场,采取回合方式或连贯方式推演交战过程,将战例研究从传统文字阅读转变为“重打”一次战例,将战例研究者由旁观视角转变为指挥者视角,真切体会战例演进经过,了解其决策过程。战例经过兵棋推演后,可生成连续作战态势,利用兵棋系统态势回放功能,既可以重新演绎战例全过程,又可以在回放过程中,随时暂停或放大局部空间,以“慢镜头”的方式把握具体细节、复现关键环节,通过对庞大、随机和不完整数据的深度解析,挖掘背后关联,发现战例所蕴含的制胜机理,以历史镜鉴现实,进而探寻制胜之道。
开发作战概念
兵棋推演是“提出概念—模拟推演—实兵检验—转化应用”的作战概念开发链路中的关键一环,前瞻设计未来战争、牵引军队建设发展。外军尤为注重以兵棋作为主要工具的模拟推演环节,在开发“空地一体战”“快速决定性作战”“马赛克战”等构想时,都会利用兵棋推演的“预实践”手段,验证作战概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剔除概念创新中的不科学、不合理因素。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发展,兵棋推演更加具有沉浸感,可将作战概念的新理念、新构想、新战法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对战场设施、武器装备、作战数据等作战概念要素的内部逻辑和联动关系进行逼真、动态演示,促进不同对象对作战概念的共同理解。针对不同领域、不同方向、不同作战层级构设典型应用场景,采取红蓝对抗的兵棋推演方式,对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验证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步调整和修改完善,使作战概念开发成果更加科学完备。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