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疯离台观光,但赴台旅客成长缓慢,显示海内外旅游市场失衡。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乡林集团董事长赖正镒指出,岛内游几乎被离台潮掏空,台湾观光复苏乏力,台当局应勇敢面对问题根源,并以短期救急与长期转型的“双轨思维”来挽救观光空洞化危机,开放大陆旅客赴台,才能让观光产业真正回暖。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前七个月离台旅游人数高达1087万人次,年增10.5%,预估全年离台人数恐突破1850万人次,再创新高。然而,相对之下,同期赴台旅客仅435万人次,年增率不到10%,显示海内外旅游市场严重失衡。
根据统计,今年前七个月离台旅游的热门地区以日本最受欢迎,旅客达387万人次、年增9.17%;韩国以103万人次居次、年增28.21%,中国香港则以92.6万人次名列第三,年增34.21%。
赖正镒分析,这些数字代表民众愿意花钱、愿意旅游,但却选择把钱花在海外,而非岛内。台湾旅游市场吸引力下滑,服务创新不足、价格偏高、交通不便、体验单一,都是旅游人口外流的主因。还有就是民众最常去的花东地区,近年来受地震与台风影响,旅游人口锐减。
在赴台旅游部分,赖正镒指出,前七个月赴台旅客仅约478万人次,虽较去年成长9.8%,但复苏速度明显落后于周边国家及地区。以来源地来看,日本旅客76.6万、港澳72.6万、韩国58万人,皆较去年同期略增,但整体增幅不如预期。反观东南亚地区虽有144万人次赴台,年增仅6%,呈现成长趋缓现象。
赖正镒强调,观光主管部门应深入去研究讨论,台湾地区对周边的亚洲市场是否失去吸引力?外籍旅客是否觉得台湾旅游重复性高、新意不足?重游率偏低?这都是值得台当局正视的警讯。
值得注意的是,大陆赴台旅客前七月仅36.5万人次,虽年增62.7%,但主要受惠于开放福建、上海民众赴金门、马祖旅游,若能增加岛内的团客与个人游,绝对有助于旅游市场。
赖正镒表示,这代表一旦松绑政策,旅游需求仍十分旺盛。台当局若能逐步开放大陆团客、个人赴台,不仅能迅速带动饭店、交通、餐饮及零售业,也能让地方观光产业重燃生机。
赖正镒指出,大陆旅客在疫情前一年为台湾创造逾2500亿元(新台币)观光收益,是各市场中贡献度最高的群体;若能分阶段开放,将是带动产业回温的关键契机。若继续封闭市场,将使台湾旅宿业、夜市经济、交通运输等长期处于“有设施、无人潮”的窘境。
赖正镒建议,台当局应以“双轨思维”挽救观光空洞化危机。在短期救急方面,可以推出岛内游玩优惠、团体旅游补助、加码宣传活动,并松绑旅宿业的营运限制,减轻业者压力。尤其是花莲部分受天灾之苦,还好在民众合力投入灾后复原,也希望台当局能给予旅游补助,振兴旅游与消费信心。
赖也建议台当局在长期转型方面,应该重新定位台湾观光品牌,发展文化深度旅游、地方特色体验及绿色旅游,打造具竞争力的旅游体验;同时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扩大市场来源。
赖正镒强调,观光业是最能反映经济信心的产业。当民众热衷离台、外籍旅客却不来时,就代表市场已出现失衡。台当局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政策、重新检讨策略,恐怕台湾将失去下一波观光竞争力。
赖正镒说,观光业不是靠补助撑起,而是靠开放与创新带动。只有放宽市场、开门迎客,台湾旅游的荣景才有机会重现。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