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台湾光复具独特现实意义

华夏经纬网 > 台湾 > 岛内政治      2025-11-03 15:00:59

  华夏经纬网11月3日讯:据香港“中评社”报道,在10月29日国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彭庆恩就台湾光复纪念日相关议题回答了七位记者的提问。这番密集回应不仅清晰传递台湾光复的历史真相,更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有力反击,也凸显了国家层面对这一历史节点的重视。纪念台湾光复的现实意义非凡,为促进两岸融合、凝聚民族力量注入动能。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为推进“台独”议程,不惜篡改教科书,删减台湾光复的相关内容,淡化台胞抗日史实,刻意抹除中华文化印记,妄图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联结。其推行的“去中国化”教育,扭曲台湾青少年的国家观、民族观与历史观,这些行行径既背叛了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更严重伤害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

  回望80年前的重要时刻,1945年10月25日,台北公会堂(今台北中山堂)外“庆祝台湾光复”的大字格外醒目,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此举行,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终重回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不仅是台湾同胞重新“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时刻,更是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见证。如今纪念台湾光复,其现实意义体现在三个维度:

  其一,以史实校准认知,为台湾青年传递正确历史观。

  纪念台湾光复为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少年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契机。通过纪念活动,可以向年轻一代清晰传递台湾光复“终结殖民统治、重归祖国版图”的核心意义,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进而强化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台湾光复不仅是历史事实,更标志着台湾同胞摆脱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做回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正如北京大学台青博士生林景茂所说,岛内教育长期淡化“台湾光复”的意义,不仅推行“去中国化”教育,甚至取消了光复节放假,导致年轻一代对这一历史节点的重视程度不断弱化,不少青年对台湾光复的本质认知模糊。而只有让更多台湾青年跳出“去中国化”的误导,才能真正理解台湾光复是台湾同胞重新回归祖国的标志。

其二,以纪念搭建桥梁,助推两岸深度融合。

  纪念台湾光复为两岸同胞提供了共同缅怀历史、共话未来的契机。通过各类纪念活动,两岸同胞得以打破认知隔阂、增进情感共鸣,为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扫清障碍,最终实现两岸同胞的共同发展。

  在北京市台办与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座谈会上,台青律师郑佳慧分享了研究两岸法律制度差异时的感悟。她表示,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正是推动两岸法律衔接、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根基。林景茂也观察到,如今越来越多台湾青年以开放心态认识大陆,主动参与两岸融合,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未来,围绕纪念日更可以展开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宗教、青年交流活动,借助“共同纪念”的氛围,强化“历史一体”的心理体验,让两岸同胞更深刻感知命运共同体的深厚根基。

其三,以精神凝聚共识,为民族复兴汇聚力量。

  台湾光复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胜利成果。从滇缅远征军在异国战场的浴血奋战,到日据时期台湾同胞坚守民族文化、暗中支持抗战,伟大的抗战精神始终将海峡两岸紧密联结。纪念台湾光复,既能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更能通过弘扬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两岸同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叶建宏直言,若没有1945年台湾光复,自己难以从台湾农村走出,更无法在大陆高校讲台传递中华文化;祖籍江苏徐州的台胞范振国牢记父辈教诲,深知“祖国大陆是根之所在”,他指出,纪念台湾光复是为了“唤醒每一个台湾同胞要记得自己是谁”,台湾光复是抗战中数千万同胞牺牲换来的成果,绝不容许任何人磨灭这一事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纪念台湾光复,本质是守护不容篡改的历史真相,巩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与情感根基。笔者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处于关键阶段,唯有让更多台湾同胞尤其是青年群体,跳出“去中国化”的历史迷雾,深刻认知台湾光复的意义,才能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祖国完全统一积蓄不可阻挡的力量。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