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张华:要求蔡英文交卷的哨声随时会响起?

张华

张华,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台研所科学研究室副主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成员。

    作者 张华

     10月10日,台湾举办“双十”庆典。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活动中有关两岸关系的谈话,基本承继其就职以来的精神和内容,没有对大陆释放进一步的善意,其两岸关系的答卷仍未完成。如果蔡英文一意孤行,拒绝作出进一步的政策调整,考场要求交卷的哨声随时会响起。

     5月20日蔡英文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大陆对其演说内容的回应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言外之意就是,大陆认为蔡英文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出了让步,比如说蔡承认1992年两岸会谈的历史事实,并承诺依据带有一个中国内涵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发展两岸关系。但同时,大陆认为蔡英文释放的善意并不够,尤其是不能模糊“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因此,大陆希望蔡英文当局在接下的时间内,继续调整其“台独”政策主张,朝向承认“九二共识”的方向迈进,争取能够完成两岸关系的答卷,与大陆一道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或许是处于执政的蜜月期自我感觉良好,或许是低估了大陆反“台独”的坚定意志,并高估了美日等国对台湾的支持,蔡英文要么避谈两岸关系问题,要么声称“已经释放了最大善意”,拒绝做任何进一步的调整。

     进入9月后,随着两岸关系发展急转直下,随着岛内各个群体的示威游行接踵而至,随着美日对台湾的支持化为泡影,在岛内“台独”基本教义派的诱压下,蔡英文利用民进党30周年党庆、接受《华尔街日报》和《读卖新闻》等国外媒体采访等机会,开始对其大陆政策进行微调。

    然而,令大陆失望的是,微调的方向不是与大陆相向而行,而是朝向“台独”和对抗的方向迈进。其中,“不会在大陆的压力下屈服”,就是这一波政策调整最为重要的一条。

    在外界开始高度警惕蔡两岸政策走向时,“双十庆典”为蔡英文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和平台,也使此次的“双十庆典”讲话具有关键性的指标意义。然而,蔡英文的讲话内容再次让外界大失所望。

     一方面,其内容和精神基本上延续“520就职演说”。其两岸政策仍是一贯的模糊、避重就轻和自相矛盾。无论是要“建立具一致性、可预测、且可持续的两岸关系,维持台湾民主以及台海和平的现状”,还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无论是“尊重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还是“两岸的两个执政党应该放下历史包袱,展开良性对话”。这些都是过去一直在讲的内容,也是为外界所不认可的内容。过去近五个月两岸关系发展的急转直下,也证明这一套东西完全无法撑起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船。

     另一方面,蔡的“双十讲话”还加上了一些具有明显对抗和挑衅的话语。比如说将“不会在大陆压力下屈服”正式在公开场合列入其大陆政策之中,并组成所谓的“四不”。这句话具有明显的对抗性和敌意,是在试图塑造弱者和悲情的形象,将两岸关系恶化的责任推向中国大陆。比说首次提出“呼吁中国大陆当局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正视台湾人民对于民主制度的坚信”。从蔡英文的口中说出“中华民国”虽然被有些人视为进步,但更像是在向岛内的泛蓝政治势力释放善意。过去两岸互动中,这句话一直是国民党等泛蓝政治人物常挂在嘴边的词藻。等具有对抗性意涵的话语。可以说,蔡英文不仅没有进一步释放善意,相反是增加了对大陆的敌意。

     蔡英文的“双十讲话”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如果大陆断定蔡英文已经不可能再进一步向前走,不可能进一步调整其“台独”政策主张,那就无需再给蔡英文时间,要求蔡英文提交两岸关系答卷的哨声随时会响起。而且,在大陆内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大陆执政当局的耐心也会越来越少,采取进一步动作敲打蔡英文当局和“台独”势力可能性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岛内的“台独”势力由于受到蔡英文露出“台独”倾向的鼓舞,会进一步加大对蔡英文的压力,迫其进一步向“台独”路线靠拢,岛内外的“台独”活动将会进一步升级。

     这两方面完全势同水火,针尖对麦芒,而且互为因果,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以目前中国大陆对台湾绝对的实力优势,这仅仅是大陆发展两岸关系曲折过程中的一朵浪花,但对于“台独”分子和岛内无辜的民众而言,或将是不可承受之重。有人认为,新的“台独”挑衅活动,反而给中国大陆一个一劳永逸地解决台湾问题的机会。因此对中国大陆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因此,在目前中国大陆仍对其仍抱有一丝希望,仍未要求其结束答题的情况下,蔡英文当局为了岛内民众的福祉,为了台海地区的和平,更进一步说为了民进党能够在岛内稳定执政,应该展现政治家的魄力,调整民进党当局的大陆政策,重新回到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正确道路上。(张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